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历史全知道> 第9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皇帝的“迷糊教训之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皇帝的“迷糊教训之旅”(2 / 2)

咸丰皇帝回到北京后,还是照常过着奢侈的生活,修建圆明园,举办各种宴会,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对于改革军事、发展科技这些事儿,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大臣们呢,也是各怀鬼胎,忙着争权夺利,谁也不愿意去提那些让人头疼的改革。

就算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比如搞洋务运动,可也是阻力重重。那些守旧的大臣们跳出来反对,说什么“用夷变夏”,违背祖宗之道。皇帝呢,也在犹豫不定,一会儿支持一下洋务派,一会儿又被守旧派给说服了。这就好比一个病人,明明知道自己病得很重,可就是不愿意吃药治疗,还幻想着自己能突然好起来。

四、思想的“枷锁”太沉重

其实,大清皇帝无法吸取教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传统的思想“枷锁”给困住了。他们一直觉得大清的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怎么能去学习那些“蛮夷”的东西呢?这种顽固的思想,就像一堵厚厚的墙,挡在大清和进步之间。

皇帝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君权神授”,要维护祖宗的基业,不能有任何改变。所以,哪怕是面对惨败,他也不敢轻易打破传统,去尝试新的东西。他害怕一旦改变,就会失去自己的统治地位,失去祖宗传下来的荣耀。

再加上朝廷里的利益集团错综复杂,改革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那些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拼命反对改革。他们在皇帝耳边说尽了改革的坏话,让皇帝更加犹豫不决。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对大清来说本应是一次痛定思痛、改头换面的好机会。可大清皇帝却被各种因素束缚住了手脚,无法吸取真正的教训。这也导致大清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了灭亡的深渊,实在是让人惋惜又无奈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