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机会来了。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说他和一些将领勾结,准备推翻朱元璋,自己当皇帝。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但朱元璋可不管那么多,他等的就是这个借口。
朱元璋立刻下令,将胡惟庸满门抄斩,还把那些和他有牵连的官员也都一并处理了。这一下,朝廷里像炸了锅一样,人人自危。但朱元璋的目的还不止于此,他借着这个机会,宣布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朝廷里再也没有丞相这个职位了。
四、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的“制度大变革”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呢?原来,他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了,对自己的皇权构成了威胁。以前有丞相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得经过丞相的手,皇帝的权力被分散了。现在废除了丞相制度,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个人手里,朱元璋终于可以“大权独揽”了。
这一制度变革,影响可不小。从秦朝开始设立的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就这样被朱元璋给废除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皇帝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忙得晕头转向。
朱元璋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表面上是为了除掉一个贪官,实际上是为了废除丞相制度,加强自己的皇权。这场看似简单的政治斗争,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制度变革,也让我们看到了朱元璋的深谋远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