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支突击队都是由六人组成,三名特战战士加三名抗联战士的组合,家中留守人员则是由达辉朗带领。
两路突击队的活动范围就是距营地十公里之内的范围内,因为再超过这个距离就超出了对讲机的范围了。
结果营救行动开始以后两路人马都是多次和日伪军展开战斗,十二名营救人员因为武器精良,身上又都有防弹衣,所以你别看他们人少,战斗力可是不弱,击溃了五六支特遣队,又救出了二十多名抗联战士。
到了下午两点多钟,达辉朗又打开了时空门,这一次张三丫和另一张氏的特战队员及杨靖宇的另两名警卫战士一起跟了过来,同时大量的武器弹药、食品、防弹衣、防毒面具等也一起往这边运,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已经被分解开的两门国产107毫米火箭炮和二十只背着机枪的机器狗。
到了现在秘营之中的抗联战士已经是彻底的鸟枪换炮了,两次时空传输共运来81式枪族和95式枪族共200支各式枪械,防弹衣也运来了200多套,子弹30万发,迫击炮4门,炮弹300发,107毫米火箭炮2门,火箭弹400发,野战食品运过来了5吨,各种药品、火箭筒、防空导弹也运过来了不少……
不过东西倒是运了不少,就是这人员的运输却受到了限制,没办法主要的战斗还是要依靠抗联战士来完成了。
达金春和李鑫鑫他们回秘营就顺利的多了,可以说几乎就没费吹灰之力,回去的路上他们又救下了十多个抗联的战士还遇到了两只特遣队,只是那两支特遣队和这些人打夜战却是连抗联的影子都没看到,先是挨了无人机的炸弹,然后他们在暗夜之中就像是让人家当靶子一样的打,结果就是丢下一地的尸体后全跑了……
……
现在的密营之中抗联的战士已经达到了百余人,再加上达、张两家的特战队等人正好是107人。
当晚密营之中召开了一次会议,由抗联的主要干部和现代穿越众参加,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主要内容如下:
一、抗联的部队进行整编,全军缩编为一个连,总指挥还是杨靖宇,对外界的称呼不变,仍是抗联第一军。
二、连以下设四个排,三个步兵排,一个炮兵排,炮排的规模最大,拥有火箭炮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两门、迫击炮四门,无人机部队和机器狗部队也隶属炮排。
三、支部下到排级,每排都要有党组织做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每班的班长也必须由党员担任,真正做到党指挥枪。
四、组建特战侦察班,人数为十人,现代战士和抗联战士各占一半。
五、鉴于现在抗联的力量还很弱小,所以抗联这一段时间的作战任务还是以游击战为主。
六……
……
抗联第一军虽然经过了初步的整编,但是因为战斗任务频繁,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仍是没有多长时间去做,只能是抓紧一切时间去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这也就让士兵的思想教育效果打了折扣。这种情况在达辉朗他们留在抗联时因物资充足还没有什么,只是当达辉朗他们离开以后随着物资的逐渐匮乏就又造成了一些思想不坚定的抗联战士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了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