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这么多年,我去看爹娘,你让我进过一次家门没有?爹娘让我进过一次家门没有?”温大山气的眼睛都红了,
分家之后,他也去过温之华家看爹娘,可惜,每一次温之华都用各种理由将他拒之门外,现在还好意思说他不认爹娘,
李婆子与温家是邻居,温家的事情她知道的清清楚楚,一没忍住就开口说了几句:
“大山兄弟是个好人,年轻的时候挣钱供大哥与侄子读书,大哥考上秀才,侄子考上童生之后,为了不拖大哥的后腿同意分家……
现在为了骡车,堂堂的秀才公又要给人家扣上不孝顺的帽子,唉,人难做,好人更难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温之华的身上,李家村的人不清楚温家的事,大湾村的村民清楚呀,
于是大家低声交谈,大湾村的村民详细的给李家村的村民讲解,之后,所有人都不屑的看着温老爷子、温老婆子与温之华,
“亲爹亲娘如此苛刻自己的亲儿子,少见,”
“就算再偏心大儿子也不可能这样对待小儿子呀!”
“说好两家各自安好,凭什么要人家的骡车”?
“读书人最不要脸,我小姑子的小叔子就是读书人,平日里住在书院,要钱的时候才会回到村子里……”
……
此刻,村民们忘记了连夜赶路的辛苦,也忘记了身后还有狂虏的追击,一个个变身为正义的代言人,
温老爷子与温老婆子岁数大了,村民们不敢指责他俩,怕万一将人气着了还要赔汤药费,
指责温之华,他们却一点顾虑都没有,你一言我一语直说的温之华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杨里正与丁村长在人群背后站了好一会,杨里正叹了口气:“老丁,该你出场了,”
如果不是因为下午还要赶路,杨里正根本不想管这事,温之华这种压榨兄弟的读书人就该被人骂,
温之华考上秀才,除了将他老丈人家的田地挂在他名下,大湾村上至村长下到村民,一个人都没这待遇,其中包括他的亲兄弟温大山,
老实讲,丁村长根本不想帮他解围,丁村长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声喊道:“都散了,都散了,走了一夜,快回去歇着吧”!
村民们三三两两的散去,丁村长疑惑的说道:“当年分家文书写的清楚,大山家的事温叔温婶还有温秀才都没有权利插手,分家文书还去衙门盖了红印,你们难道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