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佑记得奶奶曾经说过,从14岁嫁给了爷爷,到现在俩人结婚已经是七十四年啦,按照现在现代人的叫法,应该是白金婚。
爷爷本就是个普通农户人家的文弱书生,奶奶却是乡绅高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受宠闺女,也是因为时代的原因,两家才有了联姻的机会。婚后,爷爷放下书本拿起锄头,干起了农活,从耕拉犁耙,到撒种扬场,拿笔的手掌越来越粗糙,从未挑过扁担的肩膀在春耕夏种秋收的时候,磨破了一层又一层。但爷爷从未叫过一次苦。而从小就被家人裹脚的奶奶,虽然被爷爷安排在家里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但也没有就此不出门,常常是拄着拐杖,挎着盛了饭菜的挎篮,一步一晃的去地里给爷爷送饭,即便是下雨天,奶奶也会将饭菜用油毡纸和后来的塑料布给盖好了,而自己却淋得透湿,也要让在田间地头搭的窝棚里躲雨的爷爷吃上热乎的饭菜。
后来,爷爷的哥哥,即魏小佑的大爷爷,被国民党政府给抓了丁,去了将近200公里外的枣庄煤矿去挖煤,家里只剩下了爷爷、奶奶和还未成年的魏小佑的大爷,另外再有就是魏小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
魏小佑的爷爷奶奶老两口还是一如既往的做着一个农民该做的本分,日日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土里刨食,养活一家老幼。甚至每逢饥荒之年,一家老小常常是断粮断炊,用榆树皮,亦或是观音土,勉强活下去。
好在后来,共产党陈老总的队伍的出现,让本就有点文化或者说是识文断字的爷爷得到了用武之地,沙土集战役和郓城战役,爷爷都参加过,并得到了部队的表彰,就连奶奶也因为带领全村妇孺为队伍做军服、被褥、鞋帽、伤员用的绷带,受到了部队的嘉奖。包括奶奶的名字王金标,都是驻在魏王庄村的部队领导的文书(爷爷说是一个参谋,奶奶听别人都叫他文书)给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