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毕业于师范类大学,且从事过教育的老师,下海转行做了广告创意文化公司的人来说,对于和教育有关的业务或者人或事是潜意识加特别关注的。
一次,公司市场部一名叫姜飞扬的业务主管在公司内部市场分析会上,提到了“赏识教育”一词,魏小佑当时没有过多的关注,只是做了简单的点评,并说“无论是什么样的业务,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客户带来最大的利益就是给自己最大的利益’,希望大家尽可能的站在公司立场尽管拓宽公司业务的横向界面。当然,如果一项业务能够纵深合作并形成收益最大化,也是可以持续跟进的。”
结果,说完这件事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度的关注这件事。因为,在业务上完全都由汪春明来负责,魏小佑主要的精力全都在策划、创意、方案、实施、执行上;施涛则是主要负责设计、后期、制作和部门管理;而汪春明负责的是对外业务的开发洽谈、对接实施、执行验收、跟进结款、深度合作、后续维护等。
所以,有关业务类的事务,如果不是特别的受到全公司上下都参与并重视的情况下,基本上会被后续的一些业务给渐渐淹没啦!
直到有一天,也是施涛生日聚会上,作为市场部的业务主管之一,那名叫姜飞扬的也被邀请参加施涛的宴请。
聚会是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叫“三郎休闲餐厅”的包间里进行的。
席间,姜飞扬又提起了“赏识教育”这个事,他很认真的讲述了“赏识教育”的诞生。
他说,是一个名叫周弘的教育工作者把自己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了全国第一个聋哑留美博士生,而总结出的教育经验,且被很多的家长运用后,效果极其好,从而诞生了“赏识教育”,后被尊称为“世界着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可见其影响力是深远广博的。
听了姜飞扬的基本讲述,引起了魏小佑的深度关注,他觉得这是一个契机,更是三合广告创意文化公司的机会,在当下的广告创意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同质化广告公司、广告创意公司、广告文化公司、广告传媒公司等等越来越多,且良莠不齐,并大都由一个或者二个甚至是两三个人就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开展业务时,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或者实力,一律是低价揽单,所出品的设计或者创意、方案也都是随意拼接或者恶意摘抄的,并根据客户的需求任性而为,导致整个市场恶性竞争且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