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之前一直也有在学习公司的居家养老服务权益和最新的家医服务权益。由于之前都没有客户咨询过她,她很少获得实操的实践。
这天她去拜访了一个客户,在临走前,客户居然主动问了她关于平安的康养社区的问题。白珍就和她聊了起来,告诉她,现在她们公司在做的有三种康养方式的服务权益,一种是要累计总保费1000万的,一种是500万的,还有一种是100万-300万的。这三种方式前两种都是匹配康养社区的,保单存的钱还是自己的,保单权益获得的就是进康养社区的名额和权益。最后一种是居家养老权益,可以把一整套的智能系统安装在家里,免费安装,让老人在家里更安心,可以防摔、防盗。
这三种方式都有终身的家医服务权益,方便就医的服务,如陪诊服务、预约全国三甲医院的专家挂号权益、重疾住院床位安排、住院期间七天的免费陪护服务 、慢病管理等权益。这些权益都是与医疗资源挂钩。白珍她们公司和全球5000多个医疗机构都有合作,覆盖范围广泛。
虽然目前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也称自己有就医服务权益,但是很多都是使用第三方的就医服务员权益,而不是自己的公司平台的服务权益。而与白珍她们公司的区别就是医疗资源。
这个客户居然对这个很感兴趣。这些也是林丽没有料到的。她还提出想去参观。之前白珍感觉这个客户很抠,不舍得加保。在几年前,还没有居家养老服务权益和高端康养社区的服务权益时,白珍试着和她讲了他们的养老金规划方案。
这个客户当时并不感冒,一句“没钱”,就堵死了白珍的话。之后有两年,白珍都没有怎么主动联系她。
白珍就感觉她好像比较小气,贪小便宜。如果是这样的客户,她就不想继续花成本服务。疫情后那两年,估计她们那个行业不好过,白珍和她很少联系了。
没想到今天感觉这个客户又好热情,仿佛回到了当年大家一起共事时的情形。白珍转念想,有的人情商比较高,不会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喜恶,线下接触都会表现出来很热情。见面三分亲,也不好意思直接给不好的脸色。她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这个同事说,之前她公公,在她生二胎时,就发现了肺癌。那时候她们家老公还在创业 ,家里收入也不高。婆婆还帮忙照顾她月子。本来她们家打算给公公用靶向药,但是还没有两个月,他就去世了。
这个同事还提到了她外公,在70岁的时候,有天,外婆做了很多好吃的菜。那天晚上,外公吃了特别饱,吃了很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