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再也不敢轻易南下袭扰。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开荒队在曾经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扎根发展。
在这一系列局势变化中,辽东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
而黄光义的这封信,也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即将在威远公李云与朝堂之上激起层层涟漪 。
当罗刹俘虏与黄光义的信件先后送达威远公府。
彼时,李云正于书房内仔细研读着近期的边疆军情战报。
听闻此事,他目光瞬间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上移开。
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快呈上来!”
接过信件,李云迅速展开,逐字逐句地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脸上的神情由专注转为欣喜。
最后忍不住开怀大笑:“大明得此猛将,实乃幸事!”
黄光义在战场上的果敢决策与英勇表现,让李云深感欣慰。
稍作思索,李云当即决定,擢升黄光义三级。
任命其为黑龙江总督,统辖当地军政民生等一应事务。
几日后,李云于威远公府的议事厅召见那五名罗刹俘虏。
厅内,气氛庄严肃穆。
两侧站立的侍卫身着厚重铠甲,手持长刀。
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被押解进来的俘虏。
五名俘虏踏入厅中,瞬间被这威严的氛围震慑。
他们畏畏缩缩,身形佝偻。
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脚步虚浮地走向厅中央。
李云端坐主位,目光冷峻地扫视着面前的俘虏。
声音低沉而威严:“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想知晓沙俄那边的情况。
你们务必如实回答,若有半句假话,休怪我手段狠辣。”
俘虏们忙不迭点头,神情紧张。
其中一名身形高大的俘虏率先开口,声音微微发颤:“大人,沙俄地域广袤,横跨欧亚大陆。
军队人数众多,分布于各处战略要地。
其首都莫斯科,建筑宏伟,人口稠密。”
李云微微皱眉,目光犀利地追问:“那他们军队的实际战力如何?武器装备水平怎样?”
另一名俘虏赶忙上前,恭敬回应:“大人,沙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他们配备先进火炮,战场上威力巨大。
火枪也较为常见,只是装填弹药耗时久,连续射击能力欠佳。
火炮虽威力强,但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在复杂地形中难以快速转移。”
李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道:“他们在靠近我大明边境的区域,兵力是如何部署的?具体驻扎多少军队?”
一名身材矮小的俘虏犹豫片刻,咬咬牙回答:“大人,据我所知,靠近大明边境地区,沙俄目前驻有大约五千名士兵。
这些士兵分布在几个关键军事据点,相互呼应。
而且,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从国内其他地区紧急调遣更多兵力。”
李云又问:“沙俄国内局势是否稳定?贵族与平民之间关系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