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雯负责策划摄影社的展区。她精心设计了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摄影装置,通过复杂的光线和角度变换,来考验参与者的空间感知和协调能力。李明在这个装置中表现得尤为出色,几乎是本能地捕捉到每一个关键的光线变化点。
陈光则在户外探险社的展区设置了一个模拟地形地貌的挑战区。参与者需要在复杂的地形中完成一系列任务。张雨在这个环节中展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地形感知能力,仿佛能够与地面产生某种奇特的共鸣。
赵梦策划的舞蹈展示更是巧妙。她设计了一个需要高度空间协调的群体舞蹈,周思思在其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空间感知能力。她仿佛能够提前预知其他舞者的每一个动作,轻易地避开可能的碰撞。
这些看似偶然的展示,实际上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能力初步测试。守护者组织的核心成员们在暗中观察,记录每一个表现出异常的学生。
文学社的展区更是别具匠心。他们组织了一场即兴创作比赛,要求参与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几名学生的作品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引起了苏婉晴的特别关注。
科技创新社的展区则更加直接。他们展示了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技术难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发现那些具有超常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整个文化节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筛选仪式。每一个社团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测试潜在的能力者。这些活动表面上看似是正常的校园文化活动,实则是守护者组织最重要的人才甄选环节。
随着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潜在能力者被识别出来。张浩然和苏婉晴对视一眼,都意识到这次社团联合活动已经初步锁定了数名极具潜力的新成员。
夜幕降临,文化节落下帷幕。但对于守护者组织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秘密培训和考核才是真正的挑战。每一个被发现的潜在能力者,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了建立更加高效和隐蔽的社团间联络网络,守护者组织开始实施一个极其复杂的通讯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一个多层次、高度加密的情报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