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愚蠢更在于自己的犹豫不决,如果他真的下定决心联合曹魏共同抵抗大汉,还是有战胜大汉的可能的,至少刘单一统天下要困难许多。可他却首鼠两端,一遭遇失败就低声下气的向刘单请和,甚至愿意交出在他心里并不重要而刘单却十分看重的交州。
自己的内政也十分混乱,他自己刚愎自用、疑神疑鬼,于是信用校事搞得东吴政权乌烟瘴气,无辜大臣枉死,甚至孙权父子骨肉相残。
由此可见,一个皇帝或者执政者一直手握大权对于国家是没有好处的。熟读历史穿越而来的刘单早已发现这一问题,所以他并没有想一直做皇帝。
其实不止孙权,在他之前的汉武帝刘彻,在他之后的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在位日久还会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接班人问题,会直接导致一位千古明君晚年不幸。
咱们这部小说写到现在是不是穿插一点我个人多年来读史获得的知识?我很想和读者诸君一同探讨。如果有的读者朋友对这方面没兴趣那么就请跳过这些文字吧。
通过阅览史籍,我发现凡是历史上所谓的明君圣主在其晚年基本上都是不幸的,也基本上都是由于继承者问题没解决所导致的,有些明君结局很悲惨,有的甚至引发国家动荡。
首先看秦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嬴政号称“千古一帝。”对于这种说法我只承认他是千古第一位皇帝这种说法,我并不认为他是从古至今最了不起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