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骘面带得意之色说道:“如此精心策划之布局,定然是万无一失啊!只需静待陛下龙驭宾天之后,吾等便可齐心协力地拥立太子登上皇位。届时,这满朝的政事大权便会尽数落入吾等掌控之中啦。”
一旁的全琮亦是满脸笑容地点头应和道:“所言极是啊!待到那时,这天下尽在我等股掌之间,哈哈哈,每每想到此景,实令我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盼望着那一天早日降临呢。”
然而就在众人皆沉浸于对未来美好憧憬之时,唯有诸葛恪在此刻却突然变得沉默不语起来。熟知其心中所想的步皇后见状,轻声开口言道:“虽说计划已然完备,但诸位切莫忘记,太子尚且年幼无知,即便顺利继承皇位,日后若无得力重臣从旁辅佐提点,恐怕亦难以妥善处理这纷繁复杂的军国大事呐。”
步骘闻听此言,略作思索后回应道:“娘娘所言甚是有理。依老臣之见,待陛下驾崩之际,吾等大可假借陛下之名伪造一份遗诏,明确指定托孤重臣,以保新帝能稳坐江山。”
步皇后微微一笑,目光转向步骘问道:“想当年,大汉先主刘备临终前曾将幼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不知依丞相您来看,咱们大吴此番若要选定托孤重臣,究竟当属何人方能担此重任呢?”
面对步皇后的这番询问,步骘不禁面露难色,迟疑片刻后方才缓缓答道:“呃……这个嘛,老夫一时之间倒真是难以断言呐。”
而站在一旁的全琮原本似有话要说,怎奈却被身旁的长公主暗中伸手拦住,于是他也只得乖乖闭上嘴巴,不再言语。一时间,屋内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一直低头默默喝茶的诸葛恪身上,只见他依旧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对于大家投来的视线恍若未觉般,只顾自个儿静静地品味着杯中之茶,始终未曾开口吐露只言片语。
步骘用深邃而犀利的目光凝视着眼前意气风发的诸葛恪,心中暗自思忖起来。他深知这位年轻人已然下定决心,欲成为托孤之臣,其手中紧握着重权,掌控着禁军,更有皇后作为坚实后盾。步骘不禁意识到,如果自己不顺从他们的意愿,恐怕会招来不测之灾。
想到此处,步骘长叹一声,心中已有定夺。毕竟自己已至暮年,历经风雨沧桑,何必再与年轻人去争夺权力呢?只要能够确保自己后半生安享荣华富贵,可以静心读书、潜心着书立说,便已足矣。
于是,步骘开口说道:“依我之见,如今我大吴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若无一位精力充沛且才华横溢的重臣挺身而出,实难担当起这等艰巨之重任啊!想当年,大汉那边的托孤重臣乃是智谋过人的诸葛亮,而今观我大吴,亦应以诸葛氏来肩负此重任,或许这便是上天之意吧。元逊啊,你就不要再推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