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的第一天,皇帝知晓熠王与外邦谈妥和平协议龙心大悦,额外开恩封熠王“一字并肩王”的称号,明摆着百年之后要将皇位传给自己这唯一还在世的儿子。
熠王所行之处文武百姓纷纷俯首帖耳,不敢行进。
皇帝更是封赏暂住京城的澜穹一品平阳侯的虚职,加封陆姒郡主之名,于使者拜见正宴上亲自赐婚。
所有人都沉浸在熠王一手遮天的喜悦之中,无人注意隐藏在暗流中隐隐波动的不安。
平民百姓于皇室而言,如水载舟,既能两者相辅相成,亦能覆灭飘摇扁舟。
瓦舍酒肆,街头巷尾都传遍了熠王好食夫人肉,好饮兽人血,若是这人成了百姓的天,那社会动荡,犹如百年之前。边关旱灾、蝗虫肆虐、江南水患皆是天命不佑。
这种人怎堪为王?
小小的流言不足挂齿,偏偏熠王手下之人行事果决,听见民间凡有此议论者,直接当街打死,那一回当着刚下朝的御史大夫面,打死了一对兽人夫妻。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这是对皇权天子的蔑视!这是对百年文官清流的不屑!
熠王在赐婚宴会上被与御史大胆发话问责,沃尔落和其他外邦使臣更是坐在一旁看笑话,“熠王殿下在边关美名远扬,可不想原来都是因为有威势所仗,有武力可压。这放在我们邦国可是想都不敢想。”
“我们的大王是同大地一样仁慈宽宥得民心的君王,看来陛下教子不善啊,哎,小臣听闻从前的太子德行有加,爱民如子,若是那一位殿下还在,想来陛下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可惜……”
他这话说的扎心,一说熠王当政无道,非可用帝王之才,捧高踩低,表达不信任;二来皇子亲王拥兵自重,便是父子纲常,也惹人忌惮,更别说废太子那些个陈年旧事,那是宫中禁忌,陛下心中所痛。
他爱的人和孩子都背叛他,这一件事让他心如死灰,这才有了给熠王放权这一件事情。
熠王急忙起身跪地自省,“都是儿臣约束属官司马不利,待下太过宽宥,以至于稍有加紧巡查便让下面人怨声载道。儿臣前不久已经将心怀不满之人发落,可不曾想留他一条性命竟然到处挑拨民心,甚至是带着百姓谋反,此事儿臣已经在加急处理,原想着等告一段落再告知父皇,不想事情却失了控制,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儿臣无能!”
阶上的皇帝看他面容憔悴,与话中忙碌的意思符合,又看这一场宴会下来井井有条,怎能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叹了一口气,“罢了,你年纪小,上朝理政时日尚浅,那些个有反叛之心的人自然拿你当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