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带李德奖去四方馆,就是为了送桩功劳给他。
他比李勉,更急需这份功劳。
至于自己,今后立功机会多的是。
李二轻噫声中,笑看向李德奖。
自从遇到李二起,这位李府二公子,就当起了木头,瑟缩在最后,根本不敢出声。
说实话,一众纨绔,谁都不怕,却最怕李二。
“李德奖,上前来,让朕看看你。”李二朝着坠在最后的李德奖招手。
见李二相召,李德奖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来。
“草民李德奖,参见陛下。”
李德奖不像他大哥,有恩荣在身,说到底,他只是个没有继承权的次子。
自称一句草民,不为过。
“嗯,你很不错。如果今天这事,若能证实,在朕记你一功。”眼光一扫,看向李勉,“该你的功劳,朕不会吝啬。”
“谢陛下。”两人齐声道。
现场一片沉默,崔礼望着李勉,眉毛微不可察的抖了抖。
崔礼姓崔,正是博陵崔氏。
世家想对李勉下手,他也是知情者。
现在见李勉又立一大功,而且是有功于整个社稷的大功,心中不免有些不喜。
再加上,他身为礼部尚书,掌全国钱粮,李勉所提商税,算是帮了他们礼部一把。
他应该感激才对。
两相冲突之下,是喜悲参半。
有了李二口谕,占城王子很快赶到了礼部大堂。
一身月白长衫,仕子打扮的占城王子,如果不是样貌与中原人迥异,一眼看去,分明是个唐人。
“小国下臣阮贞,参见天可汗陛下。”
阮贞双手置于胸前,躬声道。
“你是占城国王子?朕问你,占据是否有一年三熟的粮种?”李二双目紧盯着阮贞,问道。
众人目光齐齐看向阮贞。
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阮贞懵然,“回陛下,您说的一年三熟粮种,是何物?”
李二脸色一变,失望的叹了口气。
果然嘛,没有那神种。
李勉眉头紧皱,心道,不对呀。
后世记载中,可是写明了,稻种来自占城的呀。
“王子,陛下所问,是一年三熟的水稻,或者说叫旱稻。”李勉提示说。
阮贞恍然,躬身道:“如果说的是稻种,我国确实有,很普通,一般丢下就不管了,到处都是。”
失望之后,又带来希望。
这种过山车式的经历,众人心中纷纷感到无语。
接着便是欣喜,真的有一年三熟的逆天粮种。
李勉一拍巴掌,“我就说嘛,我分明记得是有的。”接着脸色一变,厉声喝问道:“好你个阮贞,有一年三熟的稻种,为何却不呈于陛下。”
“你可知,我中原大地,一年只种一茬,历来口粮稀缺。你安的什么心?”
这声喝问,把阮贞吓得脸色一片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