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明日皇宫见。”
或许是不想被李勉看到,马大伴将手中包裹扬了扬,拨转马头,往长安驰去。
李勉望着烟尘,一路向长安而去,笑了笑。
“李统领,这次出去,多谢护卫,你们也回吧,我就不送了。二子,我们回家。”李勉对玄甲军李统领抱了抱拳,进而对着二子挥手道。
登上马车,关上了帘子。
李统领深深看了眼马车,大手一挥,带着玄甲军,一行二百人,离开车队,往长安而去。
回李家庄的大路上,一队车队,往李家庄疾驰。
路边不少人,往车队张望。
少顷,李家庄已然在望。
远远地,看到李家庄村口上,密密麻麻站了一圈人。
一个个往长安方向,伸头张望。
脸上带着急切。
“来了,来了,李县男回来了。”
一位被派出去打探的人,快速跑回村口。
当先一人,便是村正李求。
“回来了,太好了,终于回来了。大家伙,走呀,去迎接我们的英雄归家。”
“迎接,回家。”一群人大吼着,朝着来路迎上。
车队里,李勉内心极为忐忑。
人说近乡情怯,以往不以为然,现在反倒深以为然,变得紧张起来。
越离李家庄近,心中便越是紧张。
心跳很快,快到像要从心腔跳出来似的。
“公子,李叔他们来了,迎我们来了。”
马车外,传来二子的大吼声,接着便是车队一百多骑,传出的豪迈笑声。
马车帘掀开,李勉伸出头,往村子方向望去。
入目所及,好几百人,黑鸦鸦一片,正往车队迎来。
真迎出来了。
“下车吧,这是关中迎接出征子弟的欢迎仪式。”
马车内,传来孙思邈的提醒。
说时迟,那时快,双方很快碰头。
马车停下,李勉跳下了车。
二子等人,也从马上下来,整齐排在李勉身后。
李求一马当先,站在李勉对面。
“李勉,可曾弱了村子风骨?可曾完成圣旨所托?”李求大声道。
李勉回道:“李勉未曾弱了风骨,已完成陛下所托。另出征一百三十四人,回来一百三十四人,无一伤亡,陛下特许,先行归家。”
“好,好,好。”李求从一行人面上扫过,连道三声好。大手一挥,“来人啊,解甲。”
疯一般,涌上不少人。这些人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跑到众人面前,找上自家子弟。
解甲,问候声,不绝于耳。
“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哥,好样的,没弱了我们关中人风骨。”
李勉面前,也出现了两个女人。
杨秋儿和秋菊,一脸泪水的迎将上来。
“秋儿姐。”李勉原本一腔话要说,最后却只喊出那一声秋儿姐,声音略显哽咽。
杨秋儿不服这么多人在场,一把抱住李勉,紧紧地。
秋菊在一旁,吸了吸鼻子。“小姐,先帮公子解甲 ,不能带着一身戾气回家。”
“解甲 ,解甲。”杨秋儿放开李勉,露出开心笑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