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爷爷、路平、路正三个成年男人,除了农忙外都在县城做零工,路奶奶和张桂则是在家里打理田地,外加做绣活。
倒也不绣什么大件儿,就是手帕。
花样简单的,一、两文钱一方帕子,花样复杂又绣得好的,三到十文钱一方手帕。
路奶奶绣活不如张桂,便干脆绣花样简单的帕子,这样节省时间,能多绣些。
张桂便绣复杂些的,一张帕子卖三到六文钱的都有。
今年是两人绣的帕子最少的,因为路禾太能折腾,几乎给全家都找了活干。
好在没有白折腾,比两人绣帕子多赚了不知道多少。
李兰眼睛闪了闪了,原来煎饼这么赚钱。
单单就早上忙的那一阵儿,一个月竟然就能赚近二两银子!
若是再多做些呢?
路爷爷吃过饭,又休息了一下,便出门溜达去了。
也不知道去哪里溜达了,再回来时表情便很是奇异。
像是高兴,又像是愁苦。
路禾研究了半晌,也没研究明白。
她看向路溪,希望与路爷爷相处更多的他,能够给个答案。
路溪自然也理解不了那么复杂的表情,只得摇头。
一直到晚上吃饭,路禾总算知道了。
“我问了文先生,他说小五是块儿读书的料。过目不忘,且一点就透,我打算让小五也走科举。”
其他人都还没什么反应,第一个有反应的是路溪本人。
“什么?”他不可置信的看着路爷爷,觉得怕是疯了。
读书多费钱,多费时间,他在文先生那里学的越多,越能了解。
十年寒窗苦读,未见榜上有名。
投入,未必有回报。
家里已经有三哥读书,他不觉得自己也需要。
况且路爷爷当初不就是让他过去识得几个字吗?
这怎么又走科举了?
路爷爷问他:“不喜欢读书?”
路溪张了张嘴,那句不喜欢怎么也没说出来。
即便说了,决定权其实也未必在他手里。
于是路溪将来要考科举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路爷爷走后,路家迎来一位客人。
李寡妇一进院子,看见站在院中的路奶奶,便道:“亲家!我来看看兰儿,她可好?”
路奶奶沉默。这好不好的,她说了可不算,得李兰自己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