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了三十个大碗,又买了些筷子,他这摊位上托盘一个没少,筷子却是有丢失或者变形不能用的,需要时不时的补充一下。
走了这么长的路,身上黏糊糊的,到家后几人先洗漱了一下,又略微休息了一下,等没那么热了,孟昭开始教凤娥婶子洗面。
洗面其实并不难,主要就是费功夫,经过孟昭上次的计算,一斤面粉大概可以做出7到8张凉皮和对应的面筋。
再加上其他的配料以及人工,孟昭准备把凉皮定到六文一份,如果觉得量少不够吃,每加一张凉皮加价三文。
孟昭喜欢在吃凉皮的时候配个酥饼,以她自己的饭量,一张凉皮加一个酥饼就能吃饱,但孟昭是见识过摊位上那些工人的饭量的,这个量他们肯定吃不饱。
若是饭量大的,加张凉皮九文,再买两个酥饼一共十一文,与她目前店里两荤一素的盒饭价格一样。
这样既不会因为凉皮太便宜影响盒饭生意,也不会因为价格太贵,摊子平日的受众群体承担不了。
毕竟第一天,孟昭也是会担心凉皮生意不好的,于是没有做太多,只用了5斤面粉。
孟昭跟凤娥婶子一起揉面,速度快了许多,顾氏烧火蒸面筋,因为做的量不多,大约半个多时辰就做好了。
剩下的就只能面浆慢慢沉淀了,看手里的事情都忙的差不多了,孟昭便让凤娥婶子先回去了。
这摊位上了新的吃食,多少都是会抢占一些盒饭的销量,今天孟昭炒菜的时候,就减少一些分量。
但也没有减少太多,毕竟他们的摊位每天都供不应求。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培训,顾氏已经逐渐出师,今天的几道菜都是她比较拿手的,孟昭也能放心一些。
除了时不时是指点一下外,孟昭便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凉皮上。
昨日的面浆已经沉淀好,把火烧开后开始蒸凉皮,一张张的凉皮被孟昭叠放在一起。
凤娥婶子惊讶道:“没想到这面粉,竟然还有这种做法,这做出来的凉皮晶莹剔透的,一看就好吃。”
沈青瑜:“嫂子做的凉皮特别好吃,酸酸辣辣的。”
调料的用量是孟昭昨夜提前就称好的,直接下锅煮就行。
防人之心不可无,虽说凤娥婶子跟他们关系好,但这关系到生意的事,还是要谨慎些才好。
出门前孟昭先调了一份凉皮,放了两张面皮,还装了两个馅饼,准备今天拿去给沈青和尝尝。
几人合伙把家里的桌子抬上了推车,这推车虽说有些旧了,但经过改装,倒是十分结实,现如今装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稳稳当当的,属实是给她的摊子立了大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