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m,仔细想想,好像也可以接受?孟繁岐看着王恺,若有所思。
之所以计划15年后再考虑创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自己产出的技术好又快,分成拿钱远比自己苦哈哈创业来得舒服。
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是,许多ai技术现在做出来之后都是没法及时创业变现的,比如chatgpt的基础技术,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gpt->gpt2->gpt3->gpt3.5(chatgpt)->gpt4。
这一路的技术升级,前面五个版本都是纯烧钱,自己未必就玩得起。
但在谷歌这样的大厂当中发这样的成果却卓有价值。
不过,这两日王恺的想法,让孟繁岐稍微产生了一些动摇。
加上技术分成的时间点和顺利程度也远超他的预期。
孟繁岐本以为13年底自己才会被关注到,而要到14年中后期才能积累起数千万的财富,却不曾想13年还没结束,手头已经积累了不少资金,有资格参与进来。
他自己下场去全身心创业还是划不来的,不过持股绝大部分,分出一部分股权来让王恺这样懂ai的大厂算法人员去做事,那还是相当划算的。
交代完白度多车辆检测追踪的代码部分,孟繁岐将王恺叫到办公室的角落里,靠着窗。
王恺一个一米八几的肌肉男,此刻看着像是被175左右的孟繁岐堵在墙脚,画面稍微有些诡异。
“我仔细想了下,也不是不可以。跟大厂去分成也是分,自己出技术,持股做大股东也是分。”
前者抽成少些,但胜在稳定,不用管那么多,是初期积累资产的不二之选。
现下资金已经不愁,确实也可以考虑尝试一下。
“哥!你总算想通了!有这技术,肯定拉出来单干了呀,像兄弟这样匀一点股权就肯给你卖命的,不在少数!”王恺喜出望外,财富自由的机会这是从天而降。
“不过,如果创业,现阶段我可能没有精力管那么多,只能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孟繁岐这两年要发的技术和文章太多,过多地关注公司琐事不大可能。
“我可以出资金注册一家公司,我持有百分之60-65的股份,其余的用于招募一些非技术方面的人员。这件事你可以多上上心,如果较少的股权分配就能把人招募进来,你自然可以多分不少。”
“我们第一个主要的技术产品是什么?”王恺先是大喜过望,但也很快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