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也不怪拓跋嗣如此信任崔浩,这人确实有才,崔浩关于把高车等诸多小部族迁往冀州的提议,既最大程度地避开了来自拓跋各部的强大阻力,同时又以一种相对隐晦的方式,铲除了拓跋各部进一步壮大的土壤,有效地推进了农耕化,可操作性极强。
农耕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加强皇权,如果继续任由这些小部族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要么他们会逐渐壮大,要么会被拓跋各部首领慢慢吸纳,让各部首领的实力更加强大。
以上两种情况,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拓跋嗣乐意看到的。
直接动拓跋各部首领,阻力太大,从这些边沿小部族入手,不失为可行之策。
当然,即便如此,阻力也肯定不小,毕竟谁都不是傻子。
不过,拓跋嗣想到了刘裕,利用刘裕的威胁,现在无疑是推行这个计划的良机。
崔浩离开后,拓跋嗣独自在禁苑中散步,思考迁民之事,走到一处假山时,无意中听到假山后两个小太监在小声地聊天:
“这晋使一口气又写了两首诗,几天过去了,咱们大魏还是没人能对上,这真是急死人了。”
“急也没用,就拔拔颓那些人,在太学里打架倒是能耐,要写诗,就他们行吗,要是崔祭酒出面应战还差不多。”
“崔祭酒恐怕是不会出面的了,昨天我随贺兰夫人去白鹤观上香,无意中看到那晋使杨禹也在观中,你猜,还有谁跟那杨禹在一起。”
“谁啊?不会是崔祭酒吧?”
“当时离得有些远,虽然不能十分确定,但我瞧那背影确实像崔祭酒。”
“不会吧,这崔祭酒怎么会和晋使在一起呢?听说晋使给崔祭酒送了两箱礼物,崔祭酒原封不动直接给送宫里来了,这显然是不想与晋使有瓜葛,怎么还会与晋使私会呢?”
“你不说还罢了,说起那两箱礼物呀,我总觉得这其中怕是有些古怪。”
“两箱丝绸而已,我亲眼瞧见的,能有什么古怪?”
“连你都说两箱丝绸而已,这难道还不古怪吗?你想想崔祭酒是什么人,那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晋使难道不知道吗?晋使要求崔祭酒办事,只抬两箱丝绸去,未免太寒碜了吧?”
“啊……你的意思是……”
“我可没别的意思,你可不要跟别人乱讲,我只是觉得晋使送两箱丝绸给崔祭酒,也太小气了些,这哪像是一国使节送的礼物,别的我可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