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冲,大司马桓温之弟。桓冲出身魏晋名门龙亢桓氏。早年跟随桓温征战四方,先后击败姚襄、收复洛阳、俘虏周成、讨平张骏,屡立战功。宁康元年,桓温薨逝,桓冲出镇江陵,领江州刺史。太元二年,桓豁去世,桓冲迁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扬州之义成雍州之京兆司州之河东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持节镇江陵,余如故。
桓冲跟随桓温时候履历战功,但桓温死后就有些平平无奇了。最明显的是两次战争中表现得懦弱,其一,太元元年,前秦攻伐前凉,桓冲与兄长征西大将军桓豁合作,派了豫州刺史桓伊进军寿阳,淮南太守刘波率水军进兵淮、泗一带,与桓豁所命进攻沔、汉一带的军队共同侵扰前秦以减轻前凉的压力。及后收到前凉覆亡的消息就罢军。其二,太元三年,苻坚派大军南侵,鲁阳、南乡、南阳等地都沦陷,分攻两地的石越和姚苌及慕容垂更与苻丕及苟苌和慕容暐会合联攻梁州刺史朱序所驻的襄阳。当时桓冲虽然在上明拥兵七万,但因畏惧秦军而不敢进攻,所派的刘波亦因畏惧而不敢前进,最终朱序兵败被擒,襄阳失陷。
两次战斗都是以保存实力为主,只是骚扰秦军,这让李泰不得不怀疑桓冲的人品,虽然朝堂内外都对桓冲满意,说他忠良纯候之类的,但也掩盖不住军事上的失礼。大概只是朝堂上不想再出现第二个桓温了吧,而且桓冲这样做也是想保存西府军交到桓玄手里,这样也算是对得起大哥了。
当然李泰不知道的是,他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静的局面,让桓冲等人又燃起了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今年以来,苻坚又召开朝会,商讨伐晋适宜,尽管满朝文武反对,终归是缺少王猛这种力量,让苻坚不以为意,听说倒是投降的慕容垂等人很支持苻坚,被委以重任。
桓冲知道大战在即,所以才同意了强行找来李泰,希望以他的能力可以有所帮助,来抵抗秦军的百万大军。但当看到儿子桓嗣的来信时,很是欣慰,一则儿子已经与这个所谓的鬼谷传人交好了,二则他也相信李泰认为的苻坚不会再攻打荆州,而是牵扯住西府军而直接从下游渡江直取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