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异事调查手记> 第70章 百岁庆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百岁庆典(1 / 2)

船河大戏,儿时仅从祖父口中零星听闻,那是二百余年前清朝巅峰时期的事。清河县,昔日的龙兴之地,成为乾隆皇帝第八子永璇的皇庄。

该皇庄享有特权,清河县产出免纳税,仅供亲王纳贡。全体居民,除我沈姓外,尽成永璇家奴(我沈氏源于清末迁关东,非本地氏族)。

即便沦为奴才,亦属亲王旗下,朝廷风气使然,官员亦自称为奴,无辱可言。

提及永璇,其仁义在诸皇子中颇受赞誉,纳贡仅三成,节庆之际,王府赏赐往往超乎所贡。

适逢四大徽班京城献艺,京剧诞生,永璇王爷即为戏迷,王府养戏班,名角登台必至,甚至涂面唱戏,乾隆皇帝屡次责骂,王爷却屡教不改。

乾隆终于忍无可忍,将永璇打发至皇庄“清心读书”,实则眼不见为净。

怡亲王抵达皇庄不久,适逢百岁老人庆生,王即时颁布王令,决意仿效乾隆皇帝举行百叟宴之盛举,于皇庄举办百日大戏,以老人年纪为戏期,连演百天。

王命一出,响应者众。皇庄四周官员纷纷献策。一牛录官员提议,时值伏天,持续高温,不妨改戏台为水上戏船,夜幕降临,灯火通明,以戏船演剧。

王爷兴致勃勃,慷慨解囊,急令工匠赶造戏船,同时遣使京津,邀名角助阵。月余,名角齐聚,戏船亦告成。

首演日,观者如潮,上万观众齐聚,河面戏船容量充足。名角纷纷登台,连演百天,怡亲王尽享戏乐。不久,王召回京。

临行,王爷再颁王令,今后皇庄若有百岁老人,必效仿此次船戏,彰显乾隆皇帝爱民之仁德。然而,遗憾的是,自那日后,百日大戏成绝响,皇庄再无人跨越百岁之阈。

在三太爷爷迎来百岁庆典之际,昔日提及的百日大戏因财力不济,终究化作泡影,仅余县里二人转剧团半日演出。今日,三太爷爷荣升一百一十载,虽无意旧梦重温,却适逢县里开发大清河旅游项目。甘县长拍板,巧妙安排“百日船河大戏”,实际上不过十日之演。

岂料,这场船河大戏自始至终演绎了一出悲喜剧。

大清河畔,距爷爷家步行仅二十分钟。甘县长盛情难却,邀请我与孙胖子乘车。祖辈步行,我等乘车?一番客套后,我与孙胖子悠然步向河边,甘县长亦不便独享舒适,尾随其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