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楚苦笑道:“亲爱的!不你说的要从分队、小队、中队、大队、总队,一直发展到纵队吗?”
余晓婉摇头道:“这个地方,感觉难度太大了,招到一千号人已经到了极限,除非往西发展。”
项楚笑道:“咱们要接收海上来的装备,暂时还不能往西去。既然来了,就要拉起一个纵队。”
余晓婉赞道:“有魄力!不愧是我的男人。”
此时,马富贵奔了过来,高声喊道:“机关长!夫人!海边有好多快要饿死的百姓,他们在挖野菜、翻螃蟹、挖蛤蜊充饥。”
项楚疑惑道:“按理说住湖边、海边的人有的是吃的,绝对不会落到饿死的境地,这是怎么回事?”
余晓婉嗔道:“别质疑了!快过去看看。”
言毕,她拉着项楚就跑。
马富贵在前面带路,不多时来到海边。
的确,有上百号面黄肌瘦的百姓正在大挖野菜、蛤蜊、螃蟹,生的就往嘴里塞。
一名战士带过来一位身穿灰色长袍的老者,一看就是一位文化人,也是这群人里面的领头人。
余晓婉取出一包鱼肉干递给老者,询问道:“老先生!你们为什么落到如此境地?”
老者接过鱼肉干,先塞进嘴里一块,感激地说:“谢谢夫人!我们本来住在泊里,被一伙投降鬼子的汉奸横征暴敛、欺男霸女,没有活路才出逃。
我们先逃到岛的对岸,哪知又被一伙土匪欺凌,无奈逃到这个岛上,找几口吃的。”
项楚问道:“老先生!泊里汉奸头目和土匪头子都是谁?各有多少人?”
“据说原来是国军的游击队,总共有五千多人,现在全部投降了鬼子。为首的好像叫李云品,任滨海区警备军司令。岛对岸的土匪叫王子精,大概有50多人。”
余晓婉惊呼出声:“这么多人?”
项楚急道:“老先生!你知不知道李云品部队的分布情况?”
老者想了想说:“老朽好像听说李云品有八处三团,他的司令部和一团在泊里,二团在逄家台后,三团在日照县的东王家滩。对了!你们是不是八路?”
项楚心照不宣地说:“是的!我们要灭了李云品。”
老者摇头道:“你们这点人,还是别鸡蛋碰石头了。”
余晓婉忙不迭地说:“老先生!我们的大部队在琅琊台,灭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