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祖父遗机,逆时补憾】> 第38章 雅集风云谲诡谋变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雅集风云谲诡谋变途(2 / 2)

又一处,几位文人正论古今文章之道。一位素色儒衫老者手抚长须,目光平和深邃,缓声开口:“古人文章,重义理情真,如韩昌黎之文,‘文起八代之衰’,气势雄浑,振聋发聩;今之文章,亦当承其风骨,兼具时代风貌,方可传世。”白面书生紧接着说:“然今文风多变,复古、唐宋诸派各执一词,晚生以为,文章当随世而变,不拘一格,抒真情实感方为上乘,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新观点频出,赞叹与争论交织,气氛高涨。

正此时,一位家仆匆匆至雅集组织者旁低语几句,组织者起身朗声道:“诸位,今之朝堂局势变幻莫测,吾等虽处江湖,亦当心系社稷。不妨就此展开议论,各抒己见,共商国是。且看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吾辈文人,当以笔为剑,为大明兴衰建言献策。”

此言既出,众人纷纷响应。只见一位身着华服的文人率先起身,迈着方步悠然至众人中间,下巴微扬,眼神傲慢,清嗓说道:“吾观今之朝堂,纵有小弊,然祖宗之法不可轻改。祖制乃我朝立国根基,经数代传承,深入民心。只需官员恪尽职守,修德明礼,以仁心施政,自可保我朝昌盛。何必行变革之举,徒增纷扰?昔者王莽改制,致天下大乱,‘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乃前车之鉴也。”言罢,轻甩衣袖,端茶小啜,环顾四周,似待众人附和,那神态仿若已位极人臣,尽掌乾坤。

旁侧清瘦文人闻之,眉头紧锁,面露焦急,忙搁下手中书卷,起身抱拳行礼,恳切言道:“兄台此言差矣!今之吏治腐败不堪,卖官鬻爵成风,恰如‘政以贿成,官以赂授’,贤能之士无位,政令不通,民生艰难。若不变革,国本将摇。昔商鞅变法,虽遭诸般反对,仍毅然推行,终使秦富国强兵,此乃变革典范。当此危急存亡之际,安能因循守旧,坐视不理?吾辈当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为社稷安康奋力呼号!”言罢,目光炯炯望向众人,忧国忧民之色溢于言表,脸颊泛红,双手握拳前跨一步,身躯微颤,似欲将心中激愤尽付众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