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河东崛起> 第67章 南北方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南北方略(1 / 2)

李存邺称王后,改国号为汉,尊许协为孝哀王,并下诏举国哀悼三年。

而后李存邺又对大臣进行了重新任命。

颜太常被封为辽东北地西凉三地经略节制,右将军,总领军务。封寇平被封为辽东北地西凉镇抚节制,作为颜太常副职,协助颜太常防备北地的赵匡奕、石守兴乱党,同时具体负责征伐北地方略,权辽东节制。张恭出任北地节制,王彦章为节制副使。崔玄矩仍为西凉节制。这四人一起负责北方边境地区的军事,为以后北伐做准备。

而后在西域诸国设置了西域宣抚司,由耿离出任西域宣抚节制,总领西域事务。在辽东诸部设置了萨温特宣抚司,由耿巡任萨温特宣抚节制,总领萨温特诸部,两司直属中央。

在南方,李存邺委苏道夔以重任,任命苏道夔为西川江南经略节制,总管两地军事政务,同时对大理、胶南两地进行备战。

在中央,李存邺拜顾敬章为兵马参事,名义上是全国兵马的最高参谋,林克景任副职。裴准为左丞相,任太傅,赵甫去丞相职,改内廷相,任太师。而后又将魏国时期的大臣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整个朝堂几乎都换了新人。

许姓宗室虽然遭到了几次屠戮,但仍有余脉在世,同时,齐燕两国也有不少贵胄,为了消除隐患,李存邺直接下令将这些人迁入蜀地,而后配给荒地耕种。这些人在蜀地毫无根基,同时苏道夔又可以将这些人集中看管,避免了这些人打着复国的旗号在故地作乱。

而后李存邺令左右丞相议定南北方略。

方略最后由裴准颁出。总方针是缓南进北。

南方虽然还有不少楚国余孽,但顾敬章、颜太常这两个主心骨都被变相软禁在大梁,所以楚地难以成事。麻烦的是吴越梁三地,在征伐楚地的时候李存邺对这三地的旧朝贵族许以重利,好让这三地贵族反抗楚国配合自己南下,但现在这三地贵族已经隐隐有了尾大不掉之势,而且裴准、赵甫的新政措施也难以下达到三地,甚至楚地大部分地区也受到了影响,这导致了江南的农业、商业迟迟未能恢复,且不能向大梁提供足够的税款,所以这三地是目前的一大隐患,要解决问题势必要剪除旧有势力,但旧势力的根深蒂固意味着还要进行一次与灭楚规模几乎相同的战争。

魏国连年征战,虽然有屯田屯粮战略支撑,但其实百姓生活水平一直不高,国库压力也很大,如果在南方进行这样一场规模的战事,就意味着北方三镇只能收缩防守,而元戎人和赵匡奕石守兴则可以肆意滋扰萧关、潼关、阳泉关等战略要地,且北方防线漫长,一旦稍有疏忽元戎人就有可能进犯河东、河西、汉中腹地,汉国只会越来越被动,且不断地被消耗自身的钱粮储备,同时,如果西域诸国意识到了汉国的被动,那么这些国家可能会转而投向元戎,到时候耿离辛苦经营的西域宣抚司诸部就毁于一旦,汉国也要同时承受西北两线压力。

为了避免这个局面的产生,汉国就一定要先对北用兵,至少要收复北地,再解决南方的问题。当然,最好的情况还是能在收服北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元戎人向北驱逐,避免在对南方用兵时元戎不断滋扰北方三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