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的街头连着老街。新街上总有各种车辆自由穿梭往来,可到了街头就行不通了,任你有多少沉重的货物要运送去老街售卖,只能人工搬运,任何车辆不得踏进老街的地界,自行车都不行。
拖拉机、农用车拉货到这里就把货物卸下来,堆在地上,卖东西的自己一趟一趟地往返,凭人力把货物搬运到老街去销售。
杨俊是北方人, 高中一毕业就结了婚,婚后带着妻子不远万里来到甘阳县城谋生。杨俊最先在甘阳县城的国营旅社当了厨师,妻子董碧莲也成了旅社的住宿登记员。
杨俊学过烹饪,凭着优秀的厨艺,在旅社的后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资待遇也可观。妻子董碧莲踏实认真,任劳任怨,深得老板器重。这家子很快就在这个县城里扎下根来,日子还过得风生水起,羡煞旁人。
不久生下个儿子,长得虎头虎脑,眉俊目秀的,很是讨人喜爱。旅社的员工谁见了都想抱一抱这个小儿。人人争着当保姆,人人都喊他“幺儿”,亲热的不得了。
杨俊夫妇见儿子生得这般人见人爱,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一心想着好好挣钱,挣他个家大业大的锦绣前程让儿子来继承。
只可惜,这样值得展望的未来,这样丰润的小日子没过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就把这个家庭袭击到破碎不堪。
他们的儿子长到7岁那年,一次意外,这个漂亮的小儿子在旅社后面的南渠大堰里溺水身亡。
夫妻俩大受打击,他们的人生仿若遭到一场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
妻子大病一场,身心奄奄,精神恍惚,闭门不出。
杨俊整日的酗酒,也是郁郁不振,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思工作。不久以后,夫妇双双失业。
杨俊消沉中憋着一股破罐子破摔的气儿,除了酗酒就是茶馆里打牌,渐渐地把家底也遭得差不多了。
第二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因为父母身体状况都不好,生下的女婴耗子一般大小,养了好几个月也没见变好看一点。
夫妻俩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这个女孩又长得这样不讨喜,比之前的儿子差太多了,觉得她来得真不是时候,甚至于是来添乱的,他们根本没有心思,没有精力来好生养育她。
于是,对这个女儿的养育上,他们毫不上一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