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凌云志> 第30章 秀才也有能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秀才也有能人(2 / 2)

巡视过程中,徐啸发现辽东边关无论是开垦屯田的田块,还是兵器制造“兵工厂”,都是分散开来的,被分成了好几处。

从交谈中徐啸得知,这也是以前的那个“徐啸”所建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塞外的游散兵马冲入边关时对粮田和兵器制造带来的损失和破坏。

原来熊廷弼熊大帅,驻守辽东边关,虽防守住了关外努尔哈赤的大队人马,但对塞外不时闯入关内抢掠的小股散兵游勇依然毫无办法。

因为这些散兵游勇来去不但快捷,来去如风,抢掠也毫无目的,令人防不胜防。熊廷弼曾和众将领,包括以前的那个徐啸在内,想过很多办法进行打击,但效果甚微。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调集边关的大批人马来追杀这小股塞外散兵吧?如果这样的话,边关的重要防线还要不要守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熊廷弼和众将领商量后的结果就是“保大失小”。

何为保大失小?就是边关的兵士们以边关的整体安危为防护目的,对于这些小股闯入关内的散兵游勇,只要不对边关的整体安危产生大的危害性,考虑到边关兵源紧张,对他们也只能放任任之了。

也因此,如何对付塞外的这些闯入关内的散兵游勇,也成了熊廷弼和众将领心头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这是今日熊廷弼熊大帅就将离开边关之时,此种事情依然未能完全解决。

巡视了边关的几处重要的防守关口,又看了边关的几处开垦屯田之地和兵器制造之所后,熊廷弼把众将领带着边关的前沿防守之所――沈阳。

熊廷弼和众将领上得城头,站在沈阳城头之上,听着城头上迎风而起的旌旗呼呼声响,看着这高大而坚固的城墙。

熊廷弼看了看徐啸,对众将领笑了笑道:“徐先生曾对本帅说过,辽东防线乃朝廷之咽喉,而沈阳之城乃辽东之咽喉,并建议本帅务必要重点防守。本帅深以为是,所以在此放了五万人马进行防守……”

听到这,徐啸的心中不免有些感觉好笑:“怎么又是那个‘徐啸’?”

只听熊廷弼继续说道:“这沈阳之城,本帅在此放了五万人马驻守,再加上这城墙的坚固,本帅一直认为守城人马已经够了,但本帅在此又想起昔日徐先生的话,徐先生曾建议本帅在此地至少要驻守七万以上的兵马。本帅因边关人马紧缺,一直未曾给予满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