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和尚(1 / 2)

一天,一个云游的老和尚到了滁州,发现这座美丽的山后甚为欣喜,就决定在山顶盖座寺庙,打坐修行。后来他在山上看到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觉得可怜就收在庙里做弟子。但是这个孩子虽然听从管教,却非常的笨,念个“阿弥陀佛”都不会,只会说“摩陀,摩托”。老和尚每天面对笨孩子觉得了无生趣,就把诸事打点好之后继续云游去了。

一个月之后,老和尚想念起山上优美的环境,觉得也是时候回去看看孩子了,就赶回了寺庙。本来以为,在自己不在的这么多天,孩子吃得不好一定会瘦下来,但是见到孩子的那一瞬间,老和尚知道是自己多虑了,孩子反而长得又高又胖。

老和尚很高兴又很好奇,就问孩子:“为师不在的这么多天,你是吃什么长得这么好呢?”孩子说了句“摩陀”,转身走到院外,不一会儿拿了些石头回来。接着把石头放进锅里,就开始烧火煮石。老和尚很纳闷,不知道孩子在干什么。孩子也不解释,只是念着“摩陀,摩陀”,无奈,老和尚只能耐心等待。

又过了一会儿,锅里冒出了一股香气,闻了叫人直流口水。只见孩子从锅里捡了一钵子端到老和尚面前,老和尚一看,石头都变成了很有光泽的金黄色,就顺手拿了一个。说也奇怪,这石头捏在手里和馒头似的,掰一块儿放在嘴里,发现又软又甜。

老和尚很高兴,想以后在这庙里就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又仔细想了想石头变成馒头的过程,一定是孩子念的“摩陀”起了作用,就把寺院的名字改为“摩陀寺”了。之后,寺院里的香火很旺,这座宝山也被人们称为摩陀山了。

转眼到了秦朝,琅琊王赢柱为了躲避朝中战乱,便乔装打扮一路向南逃来。这一天,他逃到摩陀山来,由于连日奔波劳累,心口疼的毛病又犯了,疼得他满地翻滚。这一幕碰巧被寺院里的和尚看到了,和尚慌忙跑回山上,不一会儿就端了一碗药水来,让赢柱喝下。过了半个时辰,司马睿觉得满身轻松,浑身是劲儿,心口一点也不疼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