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李隆基(1 / 2)

于李隆基而言,太平公主当年“点将”有恩,她除了韦后,让李旦即位,才有了李隆基登基的这一天。但太平公主在朝中扎根太深,曾对李隆基动过杀念;她贪得无厌,在民间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她以金钱收买人心,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李隆基毕竟不是昏庸的帝王,他登基之后一定会肃清太平公主的势力。太平公主等不了李隆基先出手,打算起兵造反。长子薛崇简对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很是不安,劝她放弃计划,结果遭到太平公主的毒打。

岂料这个时候武攸暨突然去世,太平公主的出兵计划被耽搁。公元731年,李隆基先发制人,擒获了太平公主的家人和亲信。太平公主狼狈逃窜,躲入南山三天,求李隆基放她一条生路。李旦出面为太平求情,但李隆基杀意坚决,太平公主被赐死在公主府。她所有的家人之中,唯有薛崇简一脉活了下来。

太平公主因为武则天享尽荣华,得尽权势,却悲惨而死。试想如果武则天没有因为一己私欲杀死薛绍,太平公主是否会安享晚年?宣城公主的丈夫和薛绍一样因为触怒武则天被杀,宣城公主一直平静得活着,后来得到了李显、李旦和李隆基的善待。所以太平公主的悲剧一方面是武则天造成,一方面也是她的性格所致。

通壳开,则甘露没夜子时升于泥丸,每日午时,流贯周身,则皮肤鲜嫩。

陡然心光发现,内则洞见肺腑,外则自见须眉,智勇踊跃,日赋万言,说妙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

不出庐舍,预知未来事情,身处室中,又能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

正坐之间,刹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

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