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江山争雄> 第9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2 / 2)

独孤狐道:大王科举制在全国已经建全,各村各县各城皆有学堂,姜渊打断道:子狡孤所要改的并不是这些,从今以后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院试、乡试、会试。

乡试改为每隔三年在州府举行,参考者为称为秀才,考中的称为举人,会试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时间定乡试后第二年春天,考试地点就在王都,由乡试考中的举人参加,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殿试是在会试考中合格后,由皇帝认命的大臣主持。考中合格的统称进士,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另外特设一场考试有州刺史负责主持,该考试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考中的称秀才,考试地点就在郡府之内,时间是每一年的秋季中旬开考,该考试获得秀才的人是有资格参加乡试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举考试不仅仅要考诸子百家、治国之道、治民之学还要特靠品行道德,正所谓有才无德有德无才,孤的科举考试出来的人必须是既有才学又要有德行,不然的话空有才学却没有品行,这样的人又如何会治理的好一方百姓,又如何不会保证日后会不会贪赃枉法。

对于姜渊在科举上的改革,不可谓不大这样一来之前那些科举考试的人都要在接受一次道德品行的考核,就算是有所怨言又有什么想法,谁又敢有想法这是为国选才为民选才,谁要是在这个环节上出现差错那就是逆天大罪。

经历数日的时间姜渊和诸多大臣在清风殿带了很长时间,在孔游提出的“三害”上姜渊已经解决掉了两个,如今就剩下最后一个疆域的问题了。

兵部尚书于谦放下茶杯说道:大王臣身为兵部尚书对于齐国军力有一定的判断,臣以为应该在平州、雍州、甘州应当有常驻兵,并且常驻兵的人数当在十万,除了十万常驻兵外还要有预备兵,用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预备兵的人数可设置为十五万。

于谦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户部尚书司徒绍圣的制止,司徒绍圣道:于谦你可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吗,十万常驻兵、十五万预备兵你这是要让全国男性人人为兵的节奏,要是按照你的想法来齐国的农业何人来打理?粮食从何而来?还有就是齐国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人口?

面对司徒绍圣的三个质问于谦淡定的回答道:十万预备兵可以实行大王之前的兵农合一政策,这十五万预备兵可在农时务农耕种,除去农时每月只需抽出半月时间用来训练,战时随时可以披坚持锐驰骋疆场,至于人口之策本官也有所考虑,此事可以慢慢来不用太着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