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江山争雄> 第10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1 / 2)

看完后姜渊就不由想到“烛影斧声”这个事件,对于这个离奇事件史家各有评说各有记载。

如《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

还有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最比较可信的就是司马光《涑水记闻》的记载,《涑水记闻》的记载则极力为宋太宗辩解。据《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下面这一段描述很有戏剧性:“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司马光距离太祖太宗不到百年,本人又是谨严的历史学家,而且根据司马光和李焘等宋朝史学家证实,除皇帝和尚未出阁的皇子以外,按照宋代宫廷制度,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宫廷的,因此太祖崩时唯有宋后在旁,太宗不在宫中,自不可能如僧文莹《续湘山野录》所言弑兄,其言当较可信。

看完后姜渊便让狄仁杰退去,对于南方的战事自己是爱莫能助,如今齐国在各项政策推行下正在逐渐恢复元气,姜渊双手握成拳默默念道:再有几年我姜渊定要一统天下。

此时的建延早已是军民人心惶惶,就在不久前秦桧得知水军在临县一战中全军覆没,水军将领周泰更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后不低被甘宁所杀。

五岭关更是败报频传,杨林和楚军将领王寅对峙在五岭关,本是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局面,最后在龙且和蒋钦的援军到来后,王寅在付出一些楚军士卒为代价下攻破了五岭关,隋国最后的顶梁柱最后的希望杨林也在王寅的攻势下惨淡退场。

自此之后楚军的步伐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所过之处城县无不望风而降,半个月后王寅和虞子期会军在建延不远处的乱石叽。

这日高颖从箱子里拿出很久没有穿过的朝服,看着落在上面的灰尘高颖轻轻的出一口气,随机就叫人把这件朝服快速清理干净,很快下人们就把朝服整理的干干净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