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家属,将尸体领回去的时候,也同样带回了之前承诺过的那一千两白银。
这一千两白银的确是一笔巨款,但钱财并不能抚慰家属们的受到的创伤。
破碎的城门上,那些散落的铜钉,都被杨延宜收集起来,又添加了一些铜材,打算熔铸成一座铜鼎。
建奴退兵后的第七天,铜鼎铸成。
内阁下发的公文也到了,那公文是装在一截竹制的圆筒里面的,由驿站一路传递了过来。
杨延宜第一次收到由内阁发给自己的公文,他验视了竹筒上的火漆后,打开了竹筒。
里面装的竟然用明黄色锦缎包裹着的一副卷轴!
明皇色,非皇家不可使用的颜色。
丈二的卷轴,打开之后里面是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天子亲军“
落款也着实让杨延宜吃了一惊,竟然是后世那个木匠天子,朱由校?!
怎么会是他呢?怎么可能是他呢?
风尘仆仆的林小旗也赶回了开原城,在听到王虎已经永远留在了京师后,杨延宜一个人沉默了很久。
挺击案?该发生的,还是都发生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兄弟竟然也死在了这场案件中。
京城里那些发生了的事情,也让杨延宜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后世的历史上,万历皇帝根本就没有下过罪己诏,开原、沈阳也早都陷入了建奴之手。
自己穿越过来后,保住了开原城。导致建奴不敢大举进攻沈阳,从而也间接保住了沈阳城。
可他没想到的是,穿越过来的风波,竟然这么快就影响到了京城。
这封由内阁传递过来的,天子手书的卷轴,彻底坐实了他们天子亲军的身份。
除此之外,内阁对于那些败军之将的处理,再无只言片语。
马林在看到那副卷轴后,也是吃了一惊。但是随即,他又变得兴高采烈起来。
朝廷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显然是存着以期他们戴罪立功。
现在开原保卫战赢得干脆利落,一千多余建奴首级在手,他们心里那块大石,也总算落了地。
杨延宜将那副字慎重的收藏好,又找来匠人,按照字形,重新制作了一面大旗。
红色打底,黄色的丝线织就的四个大字“天子亲军”。
统计开原城战死者的名单,用了好些时日,再经过反反复复的校对之后,得到了一份四万多人的名单。
铜鼎铸成后,杨延宜吩咐匠人,将这份名单凿刻在铜鼎之上。匠人们日夜不休,终于赶在今日,篆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