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宴含泪告别了妻儿和老母,带着十几个衙役急匆匆的回到了官衙,梳洗了一番后,又赶到了秦王府。
西安城内的店铺,绝大部分都是秦王府的产业,虽然他自己并未真正持有,但这些店铺的所属权,都是王府内的长史一类官员所有。
因为太祖有严令,藩王不得经营产业,与民争利。
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今莫不如是。
胡廷宴此次求见秦王,也是为了解决开赈的事情。
西安官衙内也存有粮食,但那是属于国家的储备粮,没有朝廷的命令是不能擅动一粒的。
这是死令,是红线,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
所以胡廷宴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城内的粮商,他准备让这些粮商无偿捐献出一部分,再借一部分,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
若是平常粮商,此刻断然没有拒绝巡抚大人的胆量,捐献出一定的粮食,能与这位封疆大吏交好,怎么算都是很划算的事情。
但这里不同,那些粮商背后,站着的是秦王。秦王若不愿开口,他是拿这些粮商没有半点办法的。
可他在王府门前等待了许久,长史才姗姗来迟,非但没将他请进府内详叙,而是将会面安排在了门房里,连热茶都没有奉上一杯。
胡廷宴有求于人,姿态自然放的很低。在他过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说辞。
先是要求王府派出护卫,以捉拿流贼,安抚灾民。
虽然城外的流贼已经一哄而散,贼首也已经在南门付之一炬,但他断定,这个要求王爷是绝对不会批准的。
因为秦王只关注自己的安全,至于藩地的百姓的死活,关他什么事?
于是,他第二个请求也就顺势提出来,既然无法派出护卫,那奏请王爷准许城内粮商暂借出部分存粮,以解灾民之困。
他随后就会向朝廷请旨,以调拨粮食和银两赈灾。
因为秦王拒绝了他的第一个请求,理论上再次拒绝第二个,应该不会。
可即便怎么打好了腹稿、怎么想着话术的胡巡抚,连口都还没有开,就被眼前的长史给怼了回去。
那长史眼睛望着天,看都不看他,傲然说道:“王爷有话问你,城中那些烧毁的店铺,要如何进行赔偿啊?”
胡廷宴一愣,说道:“长史大人,现在城中有三十万受灾的百姓嗷嗷待哺、缺衣少粮,如果不能妥善安置这些灾民,恐大祸将至啊!”
说到这里,胡廷宴都不敢相信,秦王竟然是这个态度。
他一天一夜未曾睡觉,也水米未进,现在嗓子眼如同刀割一般,嘴唇上也全部都是干涸的血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