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不计代价攻取义州,的确也存在着为下属出头的心思。
但此刻他其实是骑虎难下的,继续进攻,那仅存的火药和炮弹,很难再支撑到返回开原。
对于一支玩火器的军队来说,火药炮弹这类的消耗品,是为将领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义州前面就是平壤,相对于义州来说,平壤可就大得多了,也算是朝鲜重要的城池之一。
现在的火药、炮弹存货量,或许能够攻下平壤,但之后呢?
皇台极看似撤退了一步,让出了义州城,但杨延宜却是越行进越难受。
其中的酸楚滋味,实在不足以向外人道。
毛文龙倒是来过几次,送过来一些补给。
两兄弟分离了一个多月,再相见已是恍若隔世。
在他俩结拜之初,一个是刚在辽东崭露头角,但职位低下的杨百户。
一个是在熊经略帐下郁郁不得志的毛守备。两人的身份其实是相差千万里的。
现在两人再度相见,虽然毛文龙已经获得了朝廷御赐的东江总兵衔,但他的义弟,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小百户了。
皇台极占据朝鲜,引起的连锁反应也极大的影响到了毛总兵。
他现在虽然兵员很多,但跟杨延宜一样都是捉襟见肘。
原本后世的历史上,毛文龙占据了皮岛之后,与朝鲜人做起了生意,互通有无,小日子过得不要太好。
但是现在,毛掌柜的变成了毛渔夫,整天在岛上打渔晒盐,攒下了这许多的咸鱼。
朝鲜那边被皇台极把持着,根本不搭理他。
同样,就是因为建奴有了水军,毛文龙的日子也过得提心吊胆,生怕建奴随时会开船过来打他一波。
杨延宜和毛总兵两人啃着咸鱼,说起这些事情来,也都是感觉头大。
调粮食的信已经让毛文龙送去了登莱,但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就在他们苦等登莱支援军火以便收复朝鲜之时,朝廷却是快马加鞭,送过来一封书信。
在接到这封书信时,杨延宜也有点愣神。
方阁老写信过来了?
他在京城之时,方从哲作为内阁首辅,负有为朝廷举贤荐能的职责,所以跟他怎么沟通,都是说的过去的。
但现在他已经领兵在外,内阁怎么会写信给他呢?还是私人信件,而不是朝廷的公文?
阁臣与边将交往过甚,这可是杀头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