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宜两万大军远在朝鲜境内,粮草一旦供应不上,后果就很严重了。
袁可立是知兵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他再清楚不过。
原本杨延宜出京时,为了行军迅速,并未携带太多的粮草。
按照原定计划,杨延宜出兵辽东是为了保卫开原的。
但后来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杨延宜猜破了皇太极的计划后,果断出兵增援朝鲜,以遏制住皇太极再返回辽东。
如果不是他出兵及时,一旦皇太极返回辽东,那就意味着他将在辽东与明军拉扯,而朝鲜就成为了建奴的后花园。
可是杨延宜转战千里,的确让皇太极的妙计毁于一旦,辽东沈阳、辽阳中间被他拦腰切断。
但他孤军深入带来的问题也很棘手,那就是补给线太长,粮草有补给不上的问题。
开原、铁岭虽然还在明军手里,大后方的辽西更是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但是从开原到义州何止千里?中间还隔着沈阳和辽阳,这可是还在建奴的掌控之中的。
所以补给便只能由登州来提供。
原本袁可立是不知道这个讯息的,直道朝廷的粮草和军备运送到登州后,他才明白了过来。
可是,他没有想明白,既然已经在朝鲜境内了,取朝鲜民众之粮而用,也就是了。
但是从李二虎到达以后,他知道了杨延宜并未打算这么做。
朝鲜现在依然是大明属国,想必杨大人是不愿意纵兵去做这些事情吧。
现在情况非常紧急,可以说但凡耽搁一天,就有更大的风险。
想到这里,袁可立也顾不得了,开口说道:“昔日三宝太监七下南洋,积累了宝贵的航行资料和海况信息,其中更有大明宝船的制作图纸。武宗、世宗、神宗都曾下旨寻找过。你说,如果这份资料现世。这欺君之罪,谁承担得起?”
刘一焜没想到袁可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完全撕破脸,他脸色数变之后长叹一声,说道:“不知大人有什么需要老朽效劳的呢?”
这就是刘一焜承平已久,已经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凡袁可立有那么一丝半点拿这件事说事儿而立功的心态,他刘府阖家上下都不会有好日子过,更会累及祖上的名声。
想通了这一点后,刘员外再也没有了抗拒的意思,将姿态放了下来。
袁可立也真就没准备拿这事儿说事,毕竟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只是他现在需要制造战船,而王存孝又猜出了图纸之所在,才将这件事摆到了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