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铁血明骑> 第403章 杨某此心,可昭日月!(大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 杨某此心,可昭日月!(大结局)(1 / 2)

赵龙在即将完成刺杀的前夜,遇见了水军大都督徐进派来传信的人,从而得知了杨延益生还的消息,这也是王存孝的安排。

而这个安排给了杨延益最后喘息的机会。

朱由校力排众议,开展了商税的正式扩收工作,而这项工作在军机处的谋划下,得到了完美的实施。

尤其是魏忠贤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税务局大总管,各水路、陆路,尤其是新增的海运将大明税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仅仅半年不到,新征收的商税就抵得上朝廷一年地税的总和。

随着蒸汽纺织机的普及和推广,大明的纺织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大量的工厂拔地而起。

驻扎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从这场惊天动地的贸易中分到了第一杯羹,源源不断的商船像下饺子一样,从大明的海域运往欧洲,在欧洲刮起了中国风。

经过半年的整备后,杨延益率领水陆二十万大军奔赴日本,展开了针对日本的灭国之战。

尽管战事有所波荡起伏,但在大明水军的封锁下,日本岛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成为了瓮中之鳖。

皇太极也乘机打了一波秋风,两军虽然没有合同作战,但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

放倒的车轮,成为衡量生与死的标准,留下的仅仅只有适龄妇女。

经过半年多的作战,日本这个民族彻底被抹去,朝廷也在原日本岛设立了行署,命名为东瀛省,由朝廷从沿海移民三十万,将日本变为了大明的一个省。

杨延益率大军回朝之日,恰逢中华大地新年之时,朱由校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以迎接王师入城。

随着辽东战火的平息,针对蒙古诸部的作战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又一年后,举目四顾已无任何敌手。

大明也引来了新一轮的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朝廷不再以八股取士,科技、算术、天文、地理、冶金等知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这片大地上冒出了头。

随着工人越来越多,朝廷也随之开办了新式的学校,并提出了六年义务教育的说法。其中不乏有一些来自欧洲的学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讲学。

随着民智渐开,各种针对朝廷政策的议论也随之声嚣尘上,各处的酒馆、茶肆间,都有书生狂人的唾沫星子横飞,朱由校却对这一切保持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田税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在朱由校颁布了一体征税、一体纳粮的政策后。土地越多,需要缴纳的田税也更多。失去了免税资格的大地主和王公大臣们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在地里刨食远不如去开办工厂、去跨洋贸易。随着大量资金涌往科技的方向后,土地兼并也得到了根本的遏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