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妄领军三十万,前往游魂关。
几日内,东姜诸侯响应,纷纷出兵,前往游魂关。
朝歌,纣王害怕姜王后惨死,东姜发难,于是找妲己诉说。
妲己让其召来费仲、尤浑二人前来商议。
二人献计,用诏匡来四方诸侯,欲要杀之。
东姜讨逆书还未至,便有商王的诏书传来,召东南西北四大诸侯前往朝歌,商议北海叛乱,内无良弼之事。
南伯候鄂崇禹收到诏书之日,本来欲遵从圣旨,立即动身前往,没想到又收到了东伯侯的讨逆书。
一时难以决策,当看到讨逆书上有荀有运的名字时,想起当初其来自己城中,曾献计改革了税制,风姿卓绝,定不会乱说。
又有北方三十八路诸侯得过荀妄相助的诸侯,或者平民后成诸侯、部落首领之人响应。
北方崇虎侯亦收到了东姜讨逆书,同样观望起来。
西伯侯领圣旨入朝歌,还未到朝歌城,便收到了讨逆书。
手下劝他:“先驻足观望,等待具体消息,局势明朗再说。”
西伯侯姬昌确实是忠心之臣,道:“不说王有诏,我为臣子,本应前往。
就算如东伯侯所言,有奸佞作乱朝政,我更应前往朝歌,劝说王远离奸佞才行。
且东伯侯为臣子,如何敢行此以臣伐君之事,我必前往劝之阻之。”
袁卿泱本来还想劝说,却见其直接拍马赶往朝歌,只得前往。
北方崇虎侯收到一诏一书之时,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他本就是看纣王之意行事之人,不论道义,也不管是谁。
何况,他还早就收到了费仲、尤浑二人的书信,此二人也定会保他的。
他同样直接带兵,入朝歌而去。
此时,北海作乱的叛军看到了讨逆书,隔空喊话:
“妖妃祸乱,我等作乱也是要为了捉拿妖妃,还大商朗朗乾坤。”
希望前去北海镇压他们的姜文焕能够撤军,甚至和他们合兵一处,从北方往朝歌打过去。
被荀妄直接怼了回去,“东姜出兵,一是为王后讨个公道,二是为圣锄奸,北海叛乱日久,乃是乱军,岂能混为一谈,公子文焕未镇压之日,不可南来。”
姜桓楚道:“丞相此举,不知何意?我儿南下,不是更有把握吗?”
荀妄行礼道:“侯爷,我们此行,是为了清君侧,自然要做出一番样子来让诸侯看看。
公子文焕在北方便是我一早布局的,可以展示我东姜行的确是行清君侧之事,而非为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