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第二场(2 / 2)

当然,坐在最后一排做笔记的不算,这些学生都是刚长出一点绒毛的雏鸟,还没到展翅高飞的时候。

导弹发射装置通常由发射筒、发射控制设备、电力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凌月也将部分,分为了三个子项目。

凌月一手拿着图纸,看见看了看面前的小桌子,不够大,一桌放不下:“你们将桌子先拼在一起吧。”

话音刚落,众人立马动了起来,搬开凳子,拼接桌子一气呵成,一套动作下来,不超过十秒。

凌月将图纸展开,一共是十一张长一百二十厘米,宽六十厘米的宣纸平铺在桌面上。

每张图纸的右上角都有几个看起来比别的地方大的字体,标注着这张图纸所展示的部分。

凌月随手拔了一棵竹扫把上面的竹条,指着第一张图纸的尖端部分:“这里是发射筒,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发射载体,这里一般采用特制的铝合金材料制成,要求性能稳定,一旦无法做到高强度,高稳定性,可能面临的是整个导弹解体,”

说着,凌月有指着下面的分解图:“这是发射筒的内部结构图,发射筒内部有导弹弹体和推进系统。在发射时,是先控制了推进系统,然后由推进系统将导弹以极快的速度推出去。”

除了发射筒之外,又对其他两个子项目进行分析。

发射控制设备是导弹发射的控制中心,可以控制导弹的发射角度、速度和方向等。

电力和控制系统则是导弹发射的能源和信号控制中心,可以为导弹提供动力和信号控制。

这两个东西是决定他们造的是导弹还是哑炮的关键。

众人趴在桌上,手中拿着尺子,铅笔,一个个的量好,然后记录。

汗水一颗颗的从头上冒出来,又被他们拿着毛巾擦拭干净,这些图纸非常重要,万一因为汗水将墨迹晕染开来,那损失就大了。

凌月见此,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这样的天气,即便有电风扇也不管用的,除非是二十二度的空调。

可惜现在她腾不出手,就连想给大姐做的冰箱都搁置了。

导弹发射装置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设计、材料选择、加工、组装和测试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密切的配合。

有问题提出来,一起解答,是最快速的方式,既知道队友哪些方面薄弱,需要谨慎对比核查,又能相互熟悉一下,方便交流后续的工作。

这是凌月当初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的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