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贝多芬 120 话》
第一届CREEK国际比赛的决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于这是一场能够提前目睹未来引领古典音乐发展的孩子们风采的赛事,业内对此的关注度极高。特别是从决赛开始比赛便进行公开转播,众多观众前往奥地利维也纳现场欣赏他们的演奏,或是通过转播观看这一盛景。
而在众多参赛选手中,收视率遥遥领先的当属贝贝。仅在华夏地区,贝贝参加CREEK决赛的收视率就达到了 29.3%。按照维也纳当地时间下午 2 点 30 分开始的贝贝演奏,在华夏于晚上 9 点 30 分播出,并且在黄金时段超越电视剧,傲然占据同时段收视率榜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贝贝在演奏完两首肖邦叙事曲之后所演奏的曲目,是一首此前从未听过的改编版“合唱”曲。演奏开始后,这首曲子瞬间占据实时搜索词首位,与此同时,收视率也突破了 35%。
“这怎么可能。”坂本龙一惊叹于贝贝的成长,心中满是欢喜与震撼,从腰部开始,全身因激动而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那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D 小调。这是贝多芬留下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在与病魔抗争时所创作的登峰造极的合唱杰作的第四乐章。毫无疑问,这是贝多芬倾尽一生心血所铸就的伟大乐章。贝贝将其改编为钢琴演奏版本,瞬间便征服了全场观众以及全世界的乐迷。
钢琴声如汹涌波涛,澎湃激昂地响起。与弗朗茨·李斯特的改编版本截然不同,贝贝的改编更为简洁却又清晰明了。然而随着乐曲的推进,惊人的快速乐段如狂风骤雨般展开。这般速度,真的是人类能够演奏出来的吗?就连音乐专家们在理解之前,都只能被这如雷霆万钧般“猛烈”的演奏所震撼,无力抗拒。“咚!”贝贝奏响最后一个音符,双手在琴键上久久未动,微微低头。此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万籁俱寂,连一丝细微的声音都无法听到,人们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当贝贝的胸膛剧烈起伏,手臂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时,漫长的寂静之后,如海啸般汹涌的掌声轰然响起。
“太棒了!”
“太棒了!”
人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难分先后。比赛场馆瞬间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观众们沉浸在贝贝所营造的音乐世界中,无法自拔。
贝贝的演奏紧紧抓住了全国民众的心。那些原本对古典音乐毫无兴趣的人们,也被贝贝充满激情的演奏所吸引,目不转睛地守在电视前。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一致的。前面参赛选手的演奏虽然看似技艺娴熟,但却难以让人产生深刻的触动。而贝贝的演奏则不同,每当聆听,人们便会心急如焚,内心充满煎熬,灵魂仿佛被深深触动。原因难以言表,只是感觉极易产生共鸣。这是因为同胞的出色表现而产生的喜爱之情吗?还是因为贝贝的演奏本身就与众不同?若是不同,究竟是哪里不同呢?尤其是最后那首“合唱第四乐章”,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内心深处汹涌澎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REEK国际比赛的评委们也陷入了同样的困惑与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