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小说>诗魂落魄迷踪> 第1章 《诗韵寻古觅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诗韵寻古觅踪》(1 / 2)

古城之内,有李小白、杜之甫二挚友,皆对诗词怀一腔炽热,其情犹如熊熊烈焰,炽热且坚若磐石。

值一晨雾迷蒙之际,阳光勉力穿透层云,丝丝缕缕微光倾洒而下。李、杜二人满怀着殷切期望,并肩踏上这如梦如幻的梦回诗词之旅途。二人步伐轻快,眼中满是对未知的期待与憧憬。

二人步入一座古意盎然之书院。甫一迈入,淡雅墨香悠悠徐来,仿若岁月沉淀而成的智慧芬芳。书院四壁,悬挂着诸多古人诗词之佳作,那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皆似灵动跳跃之音符,奏响着悠悠千年的文化妙律。

李小白伫立于李白之《静夜思》前,目光灼灼,如痴如醉,轻声吟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眼眸之中闪烁着尊崇敬仰之光芒,那光芒炽热而虔诚,仿佛能够透过这简短精悍之诗句,瞧见李白于那静谧之夜,对着皎皎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孤寂身影。他双唇微张,喃喃自语:“此诗之妙,真乃千古绝唱!”

另一侧之杜之甫,则被杜甫的《春望》深深吸引。其微微眯起双眸,目光深邃而凝重,口中喃喃念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沉醉其中,双眉紧蹙,仿若能够真切感受到诗人彼时的忧国忧民之深情,那颗炽热之心正为国家之命运而剧烈跳动。良久,他长叹一声:“杜公之胸怀,吾辈望尘莫及啊!”

离开书院,沿着一条蜿蜒曲折之小径,来到一片清幽静谧之竹林。微风轻抚而过,竹叶沙沙作响,那声音恰似古人低吟着千古名句。恰在此时,一位身着古装之雅士飘然而至。只见其身姿颀长挺拔,如翠竹般秀逸;气质儒雅出尘,似幽兰般清幽。目光深邃如海,透着无尽的智慧之光。来者竟是孟浩然!

三人目光交汇,仿若多年未见之至交故友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孟浩然爽朗一笑,率先开口道:“吾观二位,眉宇间皆藏诗韵,想必亦是爱诗之人。”李小白与杜之甫赶忙抱拳行礼,李小白脸上洋溢着激动之色,急切地应答道:“久闻孟公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吾等之幸!”杜之甫亦是目光热切,说道:“孟公之诗,吾等熟读于心,敬仰已久!”

孟浩然摆摆手,与他们并肩而立,侃侃而谈:“诗词一道,乃心之所向,情之所寄。吾常于山水之间,寻得灵感无数。或见春花绽放,或感秋风萧瑟,皆能化为笔下之诗篇。”李小白与杜之甫听得入神,李小白时而频频点头应和,时而蹙眉发问请教:“孟公,此等灵感如何捕捉,方能成诗?”杜之甫则在一旁若有所思,不时附和道:“确是如此,还望孟公多多指点。”

孟浩然兴致愈浓,继续说道:“那春日之繁花似锦,让人心生欢喜;而秋日之落叶飘零,又引人思绪万千。此皆为自然之妙,亦为诗之源泉。” 杜之甫不禁感叹:“孟公所言,令吾等茅塞顿开,方知诗词之美,在乎对自然与生活之细微洞察。”李小白亦是连连称是:“吾等受教了,定当用心体悟。就如那春花是自然洒下的五彩颜料,秋叶是时光书写的深沉诗篇。”

三人相谈甚欢,直至日影西斜,仍意犹未尽。他们沉浸于诗词的世界,心与心相通,情与情交融,仿佛时光都为这美妙的相遇而停留。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