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说咱这担谷子要送去哪儿啊?”一个农民A挑着担子,喘着粗气问。
“还能去哪儿?去练塘村上粮呗。”另一个农民B无奈地回答。“练塘村?哎呀妈呀,那可是这一片山里出了名儿的最强、最凶狠的土匪窝子啊!”农民 A 的声音颤抖着,里面满满都是无法掩饰的恐惧,仿佛只要一提起那个名字,就能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
他接着说道:“咱们给政府交粮食,就算偶尔拖欠一下,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但是,如果不给练塘村交粮的话,那些个心狠手辣的土匪们可真是会要人命的呀!”说这话的时候,农民 A 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似乎回想起了某些可怕的场景。
旁边的农民B附和着点了点头,无奈地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谁让人家是这一带称王称霸的主儿呢!咱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哪有反抗的能力啊,只能乖乖地听从他们的吩咐咯。”
农民 A 重重地摇了摇头,满脸愁容地嘟囔着:“唉,真不知道像这样提心吊胆的苦日子啥时候才能够熬到头哇!难道我们就一直得被这些土匪欺压下去吗?”
这时,农民 B 赶紧拍了拍农民 A 的肩膀,压低声音催促道:“行了行了,别在这儿抱怨啦,万一被那帮土匪听到可就不得了了。赶紧走快点吧,要是晚了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呢。”说完,两人便匆匆忙忙地加快脚步离开了。两人挑着沉甸甸的谷子,脚步略显沉重地又向前行进了一段路程。就在前方不远处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身影——那是一位年约五十多岁的老农民,同样挑着满满当当的谷子艰难前行着。
农民 A 擦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喘着粗气向那位老农民喊道:“老哥,您这也是去练塘村上粮的吧?”
老农民听到声音后,缓缓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抹朴实的笑容,回答道:“是啊!”他边说边稍稍调整了一下肩上担子的位置。
农民 A 看着老农民辛苦的模样,不禁地问道:“老哥,我看您这么大年纪还出来上粮,是不是对去练塘村上粮有啥想法啊?”
老农民,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坚定地回答道:“那肯定是要比交到毛坪镇强多啦!自从咱们开始把粮食交给练塘村之后啊,咱们村子里的那些土墙可就再也没被土匪们挖开过喽!这几年,土匪可是嚣张得很呐,隔三岔五就跑到咱村里来捣乱,不是抢粮食就是偷家畜,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可自打练塘村龙教官主规矩以后,嘿,您瞧瞧,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踏实!”说着,他还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拍了拍箩筐接着道:“今年我三个儿子都跟着练塘村去阳直县收夏粮,三天打回来一千多斤谷子,交一年给练塘村,家里得六百斤谷子。”
话说龙建飞,本是一个军官,有着非凡的胆识和谋略。他在那个小小的练塘村里,成功地拉起了一支将近百人的队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而就在阳直县的早稻成熟之际,龙建飞看准了时机。他深知此时正是出手的绝佳机会,于是便联合了雷公和胡子这两位同样声名远扬的人物。他们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带领着两百多名悍匪一同行动。
不仅如此,还有将近两千名农民也跟随他们一起出征。这些农民们或是被龙建飞等人所感召,又或是受到利益的驱使,纷纷加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