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自身名节为生命的儒慧之人,自然不希望后世为他形容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但是不信天师道,若放在别的地方,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巴郡与临江等地,是张鲁的势力范围,而张鲁却是天师道第三代天师。
黄权闻到了阴谋的味道。冷冷一笑,“莫要怪黄某心狠,一切路都是你阎圃自己选择的”。
黄权来到杨松面前,“吾有一计,可至阎圃身败名裂”。
杨松笑道:“这么快就发现苗头了?我还以为他阎圃有多少贤圣,不过是一凡夫而已”!
“吾之计,乃歹毒之计,牵连不小,不知杨松大人可愿施行”?
“谋逆”?
“正是”!
“阎圃以至古稀,焉有谋逆之心,又如何寻找谋逆之实”?(古人都短寿,年过五十便可自称古稀)
“阎圃对天师道嗤之以鼻,所结交之人也大多不信鬼神之道。若有反诗与轻蔑天师道之言讳,便是假的,也是真的”。
“还真别说,真有点门道。吾必让我亲手提拔上来的党余,天天在张鲁耳旁吹风,一次两次,张鲁可能不信,若时间长了,就算是假的,张鲁也会信上七分。待时机成熟,我便起奏张鲁抄阎圃的家,若想在阎圃家里藏个反天师的投名状,应该不难吧!哈哈”。
以后的几天,张鲁耳中便听到了许多流言蜚语,皆是阎圃轻蔑天师道,从不信道家鬼神之说,在家中与朋友大放厥词,辱骂张鲁愚弄百姓。
三人言虎,虎必成真。
张鲁越来越感觉不是滋味,听着听着就听出了道理。
杨松知道时机终于成熟了,突然的衙堂之上,以阎圃污蔑天师道之罪,聚众造反,请张鲁详查。
张鲁沉吟片刻,便准了。
随后士卒便当着阎圃的面,在他家里翻出反诗,污词,推翻张鲁天师道的投名状。
张鲁看过这些证据,脸色苍白,气得混身发抖。
阎圃知道,自己被人陷害,有口难辩,所性大骂杨松等人,卑鄙无耻,残害忠良。
阎圃被收监下狱。
杨松命人用毒药把阎圃毒哑,让阎圃在也说不出一句话。
阎圃彻底沦为阶下之囚,联辨解的机会也不给他。阎圃终日发呆如枯朽腐骨,竟绝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