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你呀就缺一味药> 第66章 为学生说话被打成右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为学生说话被打成右派(1 / 2)

卫生院发明的桑拿浴治不了水肿,事实证明刘振东有理,他被调回卫生院。

后来,上级正式发来指示,以后不搞大跃进,不搞大食堂。人民公社一定要干下去。自己可以种自留地,“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在农村活动起来。

这里提一下这段历史,上面八个字提法的来历,便于大家理解后面的故事。这段历史是八十年代后期退休的鲁书记讲的,他说:“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推出了“三自一包”-“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和“四大自由”-雇工、贸易、借贷、租地不加限制'。面对大跃进的烂摊子,开始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三自一包”便是他们在农村实行的新政策。这些举措,由于它顺应了人心,那几年,日子过得去,至少不饿死人,但是要吃饱是不可能的。那段岁月不容易啊,当然家的内忧、外患也影响生活,苦了老百姓。”

那时,王治山好不容易到了鹿山公社读小学六年级,早来晚去,没有鞋子,一年四季赤脚,也习惯了。冬天,霜白白一层铺在大地上,路上堆起了“马牙霜”,霜冻了路面,白色地直立着一排排,如同马的牙齿,就叫“马牙霜”。人赤脚在上面行走,发出“咔咔”的声音。从飞燕村到公社小学,有十多里路。那时候能坚持读书的没有几个,一是吃不了苦,二是读不上去,关键是饥饿。

邓老师是王治山的班主任老师。他经常看到王治山上课时,在桌子上睡觉,站起来回答问题会要晕倒的样子。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没吃饱,眼前金苍蝇飞来飞去,眩晕。”

有一次老师暗中调查王治山的生活情况,见他拿着小口缸,在地上生火,煮一些开水,将七钱五麦麸子放下去,搅拌,这就是王治山的中午饭。老师明白了,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可惜了,成分不好,影响他的前程。其实王治山还想考进县中学去。小学毕业考结束时,王治山以全小学第一的成绩被县中学录取。

邓学品拿着录取通知书到飞燕村去,通知他去县里报到。他带着王治山去生产队去开介绍信,队长不开,说:“地主富农的子女不能文化太高,文化高了,心眼多,越反动,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成分不好,我们要培养教育根红苗正的革命接班人。邓老师,你要有高度的觉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