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你呀就缺一味药> 第98章 刘医生向王郎中讨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 刘医生向王郎中讨方(2 / 2)

刘医师说:“我是省城下放到你们公社卫生院的,说我是右派,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也是要批斗思想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类,地富反右坏,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我来,不会有坏心。”

王郎中说:“你有什么要我交代的?”

刘医师说:“王郎中,不是交代,我是来请教,我是遇到长时间拉肚子的病人,用了好多抗生素,输液吃药,效果不佳,容易反复。后来我用你当年提供的方药,的确治好了几十例。只是病人说没有你抓的药好,我开的方药就是药效慢,服的时间长,方药是黄龙尾、地榆、杨梅根、黄连,我向你请教有没有更快的方法?”

王郎中说:“你用的方法没错,容易反复的人那种拉肚子,在中医学上叫休息痢,久病多虚,还要看痢的颜色。如果白胨多,要加补气药,如党参、白术、白芍、人参、黄芪;如果带血胨的,要加血药,如龙眼肉、熟地、赤芍、红糖,这样的效果更快更好;如果是单纯的湿热痢,可用白头翁汤加本地的鸡脚黄连即可,痛者在于理气,多是气滞而痛;胀者多属脾胃虚弱消化出了问题,你就在此方药中加入消食导滞健脾胃的药,如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焦鸡内金,治疗本病不难,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哦,对了,痢疾的初期,不可酸涩过重,收涩过度,这样会把邪毒留在身体里面,中医叫关门留寇,久病不愈,1到2天可清热解毒导泻,3到4天可在清热解毒中加入酸涩止泻,别忘了护胃气。另外,如果是久病成虚寒可加温胃振脾阳的中药,这样你就掌握了整个疾病的理法与方药。”

刘医师说:“多谢了,王医生,你这么说讲,我真是长了见识了。”

王郎中说:“刘医生,别这样称呼我,只有你们才是正宗的医生,我只是个郎中,医生是拿工资的,是吃公粮的,旱涝保收,我一个土郎中没有你们这份资格与福分。”

刘医师说:“也是,说的在理,可真正的神医的确在民间。”

王郎中说:“懂了就不神,不懂其中的奥妙就是神,所谓民间的神医,不过是实践多了,经验而成验方,百试都灵验而已。”

刘医师说:“是啊,医院里的医生,太过于书本理论,凭臆断设药,广大民间的老百姓是经过千百年的亲自实践,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王郎中说:“这年月,谁要是戴上“神医”的这顶帽子,就惨了,一定要挨批斗,现在都讲无神论了。谁神了,就一定思想出了问题,人定胜天嘛,一切牛鬼蛇神四旧都要扫除掉。古代是有神医,神医就是神药两解,神就是神,医就是医,是分开的。属于精神思想心理一类毛病,用中草药是效果不会很好的,要是用中医十三科祝由,祝由相当于你们西医生讲的心理治疗。奇怪的是,心理治疗是科学的,而祝由却成了“封建迷信',不可思议。说道药是药的问题,神农尝百草,感知能治病,四气五味的升降沉浮,归经,决定了它对人体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的,真实可信。你们卫生院,要是有人敢画符,念咒治病,肯定立刻打倒,信不信,哪怕这个医生治好几个病人。”

刘医师说:“是的,王朗中。”

王郎中问:“刘医生,你是怎么来到鹿山卫生院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