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瑾瑜的野心如同一团暗火,在朝堂之上悄然蔓延。他早已盘算多时,手中握着一张精心编织的网,只待时机成熟,将萧煜彻底击垮。这一日,他借着朝会之机,以边关军务为由,向皇帝进言:“陛下,近来北方边境屡有异动,臣以为需增派兵力,以防外患。然而,边关将领中,萧煜将军虽功勋卓着,却久未归朝,恐难统筹全局。”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萧瑾瑜的话虽委婉,却暗藏杀机。他意在将萧煜调离权力中心,使其远离朝堂纷争,甚至借机削弱其军权。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萧瑾瑜身上:“爱卿所言极是,萧煜将军确应回京述职。传旨,命萧煜即刻回京,不得有误。”
萧煜接到旨意时,正与沈清澜在江南一处山水间游历。他看着手中的圣旨,眉头紧锁:“瑾瑜果然出手了。”沈清澜放下手中的画笔,轻声问道:“可是朝中有变?”萧煜点头:“瑾瑜以边关军务为由,逼我回京述职。此去凶险难测,他定会借此机会对我下手。”
沈清澜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与你同去。”萧煜摇头:“朝堂之上,权谋诡谲,你留在江南更为安全。”沈清澜却微微一笑:“我虽不懂权谋,却知人心。况且,我们早已是一体,生死与共。”
萧煜凝视着她,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知道,沈清澜的聪慧与坚韧,或许正是他在这场权谋之战中最大的助力。他握住她的手,郑重道:“好,我们一同面对。”
回京的路上,萧煜与沈清澜商议对策。沈清澜提笔在纸上勾勒出一条条线索:“瑾瑜之谋,无非是借边关军务削弱你的军权,再趁机将你贬黜。我们需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要稳住边关局势,还要在朝堂上争取更多支持。”
萧煜点头:“边关之事,我已有所安排。只是朝堂之上,瑾瑜党羽众多,我们需小心行事。”沈清澜轻声道:“瑾瑜虽有权势,却非无懈可击。他贪权之心过盛,必会留下破绽。我们需从他身边的人入手,分化其势力。”
抵达京城后,萧煜即刻入宫述职。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萧爱卿,边关局势如何?”萧煜恭敬答道:“回陛下,边关虽有异动,但臣已命人严密监视,暂无异状。只是近来粮草供应不足,恐影响军心。”
皇帝闻言,眉头微皱:“粮草之事,朕已命户部督办,为何仍有疏漏?”萧瑾瑜见状,立即上前道:“陛下,此事或与地方官员懈怠有关。臣愿亲自督办,确保边关粮草供应。”
萧煜微微一笑,顺势道:“瑾瑜大人心系国事,臣深感钦佩。只是边关事务繁杂,瑾瑜大人身为文官,恐难兼顾。不如由臣与瑾瑜大人共同督办,以确保万无一失。”
皇帝点头:“如此甚好,你二人齐心协力,务必确保边关安稳。”萧瑾瑜眼中闪过一丝阴翳,却只得应下。
退朝后,萧瑾瑜回到府中,脸色阴沉。他召来心腹谋士,冷声道:“萧煜此举,分明是想与我分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需另寻他法。”谋士低声道:“大人,不如从沈清澜入手。她虽为女子,却与萧煜关系密切,若能将她拉入局中,或许能牵制萧煜。”
萧瑾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传我命令,派人监视沈清澜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沈清澜并未闲着。她以书画之名,频繁出入京城文人雅士的聚会,借机与朝中大臣及其家眷结交。她的才情与谈吐,很快赢得了众人的好感。一日,她在一次诗会上,与户部尚书之女苏芷兰相识。两人一见如故,苏芷兰赞叹道:“沈姑娘的才情,当真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