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身下人的颤抖,他惩罚似的又轻轻咬了一下,恋恋不舍地抬起头,手指眷恋地抚摸着她嫩滑的脸颊,吐着热气说道:“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但听到你那话我心里还是堵得厉害,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啊。”
“我开玩笑的。”谢珍扭捏的别过通红的脸颊,小声地抗议,“谁让你那样问的。”
“生孩子不是过家家,我们必须对新的生命负起责任,最起码在吃穿和教育上不能苛待了他,不然我宁愿一辈子都不生孩子,免得他来到这个世上受罪。”
她这一句倒是实打实的真心话。
宋景昭仍有些气闷她刚刚那句戳他心窝子的话,暂时沉默后,语气稍稍放缓了几分,“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只能尊重你的意愿跟选择,娘那边我会去同她说清楚的,你且放宽心。”
谢珍点点头。
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一夜酣战,次日,谢珍醒来,只觉浑身酸疼得厉害。
她揉了揉发软的腰肩,耐着寒冷穿戴好,刚来到厨房门口,就听到刘氏怅然道:“你翻了年便二十三了,你表哥在你这般年岁时孩子都五岁了,原本我想着,趁现在我还算清闲可以帮你们带带孩子。”
“若回了京还不知道会被什么事绊住手脚呢,不过既然你们有自己的打算便随了你去吧。”
“你岳母那边你有时间也去跟她说一声吧,免得她因为这事操心。”
“只是外面那些风言风语我也没招,若日后传到珍儿耳里只能你多安慰安慰她了,免得她心里委屈,生了不好的想法。”
“我知道了。”宋景昭点头应声。
谢珍站在厨房门口不远处,尽管天气寒凉,可她心里却是暖暖的。
也不知道她是积了哪门子的福了,居然摊上了这么个通情达理的婆婆。
若是换做别人,此刻还指不定怎么骂她呢。
“你快去看看珍儿醒了没,要是醒了就让她来吃饭吧,一会饭菜都凉了,我也该送小娴她们去学堂了,不然一会就耽搁了。”
刘氏催促一声,拉着宋景娴姐弟走出了厨房,与谢珍撞了个正面。
“我刚还让昭儿去喊你呢,快进屋吃饭去吧。”刘氏以为她刚从房里出来,笑着打了声招呼,带着两个孩子快步离开了家门。
谢珍拢了拢身上的外衣,走进厨房,看着给她盛粥的宋景昭,浅笑道:“你都跟娘说了。”
“嗯。”宋景昭点头,将装满热粥的碗递给了她,“我跟她说这是我的意思,想来她以后也不会再催你了。”
“谢谢。”谢珍由衷地说了一句,捧着碗轻轻嘬了一口粥。
午饭后,因为宋景昭要回书院报道,谢珍照旧将他送到宗家,随后便顺路又去买了五六十只小鸡仔。
因为天冷,赶集的人也少了,她等了许久才等到回村的马车。
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
刘氏出门去接孩子,还没回来,她简单地将饭菜热了一下,等刘氏和宋景娴姐弟回来后,在饭桌上说起了扩建养鸡场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