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胜利的美食> 第三十五章 抗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抗议(2 / 2)

【广麟楼】的主厨陈大生慌张地站在饭店门口解释道:“请……请等一下,我们【广麟楼】没有杀狗啊,你们是不是……”

“啰嗦!”

还没等陈大生说完,“啪”的一声,一桶漆黑的脏水泼到了陈大生的身上。

“啊……我……”

陈大生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明明我【广麟楼】没有吃狗肉的,也没有杀狗的。

“主……主厨!”

几名帮厨连忙七手八脚地掩护陈大生撤回了【广麟楼】。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事实上,不杀狗不吃狗肉的歪风邪气也吹到了泥轰。

狗肉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食,周边受中华文化辐射陶冶的东亚诸国,多多少少都会有吃狗肉的习俗。

狗肉,在大土地某些地区,又叫“香肉”或“地羊”。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大土地人就食用狗肉。这种文化在古代东亚被广泛传播。佛教传到泥轰以前,泥轰人也吃狗肉。

大土地北方游牧民族因为喜欢猎狗而不吃狗肉。因为这些游牧民族在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代控制大土地北方,大土地北方人也把狗肉认为是低等食物。

但是大土地南方人在广东,广西等地方还继续食用狗肉。朝鲜,越南也保存这种传统文化。

不过,泥轰人真的不吃狗肉吗?

在泥轰战败的前一年,也就是1944年,泥轰有强制人们把狗“捐献”出来的政策。

在泥轰国立公文书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网站上可以看到,1944年,当时的泥轰军需省和厚生省向全国地方长官(现在的知事)发布通知,除军用犬和警犬外全部“捐献”。

一方面是防止狂犬病的流行,一方面需要把狗肉加工成食品,将毛皮加工成必需品。

其实这些政策,在泥轰的动漫中也有体现。

《哆啦A梦》的故事中,就有为了节约粮食要把大象杀了的事情,其实也是这一时期的现实反映。

现在的泥轰比较少吃狗肉了。

不过鹿儿岛县却有关于狗肉的名产和食用传统,而现在泥轰的年轻人鲜有食用习惯。

泥轰每年都从大土地和越南进口几十吨狗肉,据说这些吃狗肉的一般是中华街、朝鲜和越南人。

“立刻停止杀狗的行为!”

“都是因为你们,损害了泥轰人的名声!”

“仔细想想,你们做的是什么事!”

“你们是泥轰之耻!”

抗议的人群中走出了一个手拿喇叭的家伙,看起来是领头的家伙。

这个人模狗样的家伙拿着大喇叭声情并茂(旁边的播放器在播放悲情的背景音乐)地控诉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