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秦二世公子华> 第75章 好久没当白居易弟弟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好久没当白居易弟弟了(1 / 2)

第二日,阳光洒在章台宫那威严的建筑之上,熠熠生辉。公子华召见了李牧和他的孙儿李左车。

公子华深知李牧的遭遇,他对这样一位将领充满了敬意与惋惜。他想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他拿出了自己亲手所写的词《破阵子·为李牧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李牧接过那写着词的锦帛,缓缓展开。当他的目光触及那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迹时,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醉里挑灯看剑”,这一句像极了他在无数个夜晚的状态。在边境的营帐之中,他也曾在微醺之后,凝视着自己的宝剑。那把剑陪伴他历经无数次战斗,剑刃上沾染过敌人的鲜血,也反射过月光下的寒光。宝剑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他身为将领的象征,是他保家卫国的信念的寄托。

“梦回吹角连营”,这让他瞬间回忆起那军中的号角声。在那遥远的战场上,号角声是进攻的信号,是士兵们热血沸腾的源泉。每当号角响起,他的士兵们就会严阵以待,充满着无畏的勇气。他想起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他们在号角声中冲向敌人,毫不退缩。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描绘的正是他们军中的生活写照。在胜利之后,他们会在营帐前分享战利品,分食着烤好的牛肉,军中的乐师弹奏着那塞外特有的音乐,那种豪迈与欢快,此刻都涌上了李牧的心头。

“沙场秋点兵”,秋天的沙场,是他最熟悉的场景。秋高气爽的季节,正是用兵的好时候。他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士兵,心中充满了使命感。这些士兵信任他,愿意跟随他征战四方,而他也决心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带领他们保卫赵国的每一寸土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形容的正是战场上激烈的战斗画面。他的骑兵们骑着如同的卢般的良马,迅速地冲向敌人。马蹄扬起的尘土弥漫在战场上,而士兵们手中的弓箭,在射出之时发出如霹雳般的声响。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是他率领的赵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的体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曾经何尝不是怀着这样的抱负呢?他一心为赵国,想要帮助赵国的君主实现大业。他在战场上的胜利,为他赢得了赫赫威名。赵国的百姓敬仰他,他的士兵们钦佩他。他本以为自己可以一直为赵国效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是,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赵王迁的猜疑和奸人的陷害,把他绑到了秦国。

“可怜白发生!”读到这一句,李牧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他看着自己花白的头发,心中满是沧桑与悲痛。他一生为赵国鞠躬尽瘁,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内心的伤痛却如同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刻在滴血。

李左车在一旁,看到祖父落泪,心中也是悲痛万分。他握紧了拳头,对祖父的遭遇感到无比的愤怒与不甘。他年轻的心中充满了对祖父的同情,也对赵国朝堂的黑暗充满了厌恶。

公子华静静地看着李牧落泪,他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深知李牧这样的将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愿意看到李牧就这样被埋没,被悲痛淹没。于是,公子华走上前去,轻声说道:“李牧将军,我深知您的遭遇,赵国失去您这样的将领是莫大的损失。如今我有一个想法,希望您能接受。我的护卫军,士兵们都还欠缺许多军事技能和战斗经验。我想请您去担任护卫军的统领,您有着丰富的对匈奴、东胡作战的经验,您的骑射本领更是无人能及。您可以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那些年轻的士兵们。我相信,在您的教导下,他们会成为一支更加出色的军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