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绍一怔,“元绍知无不言。”
“我想请教,太平道去年……我是说在你归顺我之前,可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吗?”
“不轨的举动?”
“或者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消息。比如那位大贤良师想要……”
董俷眼睁睁的看着裴元绍。他必须要弄明白,那该死的黄巾之乱是不是已经爆发了。
韩遂在西凉的举动,大有造反的趋势。
如果按照评书所说的那样,西凉造反的这一年,也就是黄巾之乱的爆发。
两者间肯定有联系。董俷已经很肯定这一点……那害得姐姐丧命的药,不就是来自于太平道?董俷甚至怀疑,太平道是不是和韩遂有约定,所以在同一年造反?
裴元绍明白董俷的意思,并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他知道这位主公对太平道非常仇视。至于仇视的原因,他不清楚,也不想清楚。只是主公为什么问这个?
想了想,裴元绍说:“主公,那太平道虽然势大,但目前而言,还没有什么出轨的行为。不过在元绍归顺之前,曾听唐周提起过一件事。说大贤良师手里有两份名单……其中一份上写有各地渠帅之名。据唐周说,渠帅只是大贤良师为方便管理太平道而设立的职位,都是他心腹之人。而另一份名单,则是朝廷官员。”
这消息虽然很珍贵,但却不是董俷想知道的。
“伯侯,你在这儿有没有听说过太平道的事情?”
裴元绍脸色大变,“主公明鉴,元绍虽出身太平道,但追随主公后,就没有再和他们接触过。”
董俷摆摆手说:“我知道,我不是说你勾连太平道的人。我只是想知道,中原现在情况如何?我这些日子忙于躲避韩遂的人马,对中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
“没听说有什么动静啊!”
裴元绍糊涂了,茫然不解的看着董俷。
松了一口气,同时董俷更茫然。没有动静,就说明黄巾之乱还没有发生。评书里可是说了,黄巾之乱,可谓是八州震荡。如果真的发生了,河湟地区也会有动静。
不过,评书已经害了他一次。
就因为小觑了韩遂,令大姐他们丧命。
董俷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相信评书《三国演义》。苦恼的拍怕额头,看着长案上的物品发呆。姐姐,如果换做是你的话,你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啊!
“照顾好奶奶,照顾好爹娘,照顾好你自己……”
姐姐的话在董俷耳边回响,让他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也许,有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也许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只是他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出现了一些小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