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想想,柱子才来工业部几次?几乎每次来都有研发成果。
电动车、吹膜机、温室大棚,再加上现在这水切割机,丝毫不逊色于一个老研究员。
他将来能走到什么高度,谁都说不准!
老王笑道:“老柳,很少听你这么夸奖一个人啊,看来何雨柱的发明真的打动了你。”
老柳点头道:“确实,我非常佩服柱子。
他虽然年轻,但能力强得很,完全能够和我们平起平坐。
如果将来何雨柱加入我们工业部,我认为可以给他单独成立一个科室,让他当科长,完全没有问题。”
老王赞同地说:“这个我同意。”
大家也纷纷表示,毕业后愿意迎接何雨柱加入工业部。
能拥有如此出色的人才,对工业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何雨柱笑着说:“我现在还在上学,还没想那么远。
等毕业再说吧。
老柳,现在特种钢已经能切割了,我把零件给你加工出来,顺便把你研究室的车床修理一下。”
老柳回应道:“好的,柱子,感谢你。
这样吧,我也来帮手,我也是高级钳工,加上我的帮忙,应该会快得多。”
何雨柱点头应允:“行。”
随后,他拿出纸和笔,将所有需要的零件一一画了出来,并详细标注了尺寸数据,以免在加工时出错。
何雨柱将图纸递给老柳:“这是零件的尺寸图,你既然技术这么高超,这些对你应该不算难。”
老柳接过图纸查看后,点头表示同意:“没错,没问题。”
接着,他指着一个齿轮说:“我先做这个。”
他还提醒何雨柱,免得和另外两个省19的人重复工作。
何雨柱点头表示明白。
于是,两人立刻在车间里开始了制作。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们。
不久,何雨柱的操作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他先是根据图纸上的要求,用标记笔在工件上标记加工位置和方向,然后按标记进行打磨。
他的动作极其迅速,甚至比老柳快三倍。
打磨到一定程度后,他把零件放在机床上切割,初步成型为齿轮的轮廓。
再将零件从机床上取下,拿到钳工工作台继续打磨。
他动作娴熟,丝毫没有担忧会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