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闻志微微颔首,并未言语,只是用冷峻的目光凝视着对方。
日本使者见状,也不以为意,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此次前来呢,还是为了之前咱们谈过的那件事情。郭桑,如今局势已然明朗,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呐!只要您愿意与我们合作,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
郭闻志听后,心中不禁一阵纠结。他沉默不语,脑海里却像炸开了锅一般。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让他难以抉择。
“我的孩子尚未出世,如果此时我坚决抵抗到底,恐怕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连未出生的孩子都会失去父亲。而且,就算暂时假意投靠这些小鬼子,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日后若寻得良机,再举旗反正也未尝不可。如此一来,总好过现在就白白送死吧……”郭闻志不停地在心里这样宽慰着自己。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郭闻志无奈地长叹一声,选择了妥协。就这样,在郭闻志半推半就之下,他向日本侵略者投诚了。
由于郭闻志的投降,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毫不费力地突破了这座晋省的重要门户。至此,摆在他们面前的便是一条畅通无阻、直抵大同的宽阔大道……
楚云飞在接到消息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地开始集结自己麾下的部队。他迅速下达命令,让各级军官立刻行动起来,集合士兵、整理装备,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同时命令情报部门打探详细的情报。
楚云飞深知此次军情紧急,不敢有片刻耽搁。在紧张忙碌地部署军队的同时,他亲自撰写报告,将所掌握的敌情详细地上报给战区司令部。不仅如此,出于对友军的关心和协作精神,楚云飞还特意安排人给我军也送了一份同样的情报。
此时,楚云飞所率领的 358 师在大同城尚有两万多名英勇善战的将士,此外还有一个拥有三千名炮手的强大炮团作为后盾。经过深思熟虑,楚云飞决定带领其中一半的兵力火速驰援骑风口,以解那里的燃眉之急。
然而,正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名通讯兵神色匆忙地跑了过来,径直奔向楚云飞,并递给他一份刚刚获取到的重要情报。楚云飞接过情报,定睛一看,瞬间脸色大变,怒不可遏。只见那份情报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郭闻志竟然背叛祖国,投靠了日本鬼子!而且,日本鬼子的骑兵师团和战车师团已经如狼似虎般直接朝着大同猛扑而来,但具体的数量目前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