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40章 投军从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投军从龙(2 / 2)

董宗本经常当着自己儿子的面夸赞赵匡胤,并且还数落董遵诲的诸多不是,再加上赵匡胤本人在各方面确实都比董遵诲强了那么一丢丢(譬如说比他懂礼数一点,比他壮一点,武功比他高一点,一直在京城里生活的赵匡胤在见识上也比他多一点和深一点,然后在为人处世方面又比他强一点),于是赵匡胤就成了董遵诲的眼中钉肉中刺。这种事发生在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身上一点也不奇怪,别说年轻人了,好几十岁的人遇到董遵诲这种事估计也会一时间意念难平。董遵诲就此开始跟赵匡胤处处斗气耍横,处处给他难堪。

这样的日子是种什么滋味是可想而知的,赵匡胤总不能每天都跑到董宗本面前去跟他的亲儿子争宠吧?只是半年时间,赵匡胤和他这位小老哥就已经势同水火,两人的矛盾严重到让赵匡胤觉得自己再也没法继续待在随州了。

就这样,赵匡胤离开了随州。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成了一个到处流浪无处栖身的流民。心高气傲的他不想回开封,因为那样会让他的自尊跌落到尘土里,尽管家里的人可能不会说他是个没用的东西,可他接受不了那样的事实。但是,面对眼前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内心可谓是相当迷茫甚至很痛苦,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去哪里该干什么,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顿饭在哪里。

命运这个东西到底存不存在?这是一个很玄幻的问题,但对于赵匡胤来说命运这个东西是存在的。他被王彦超拒绝,他在董遵诲那里受尽鸟气,他无处栖身只能四处流浪,他甚至混得没有饭吃,可正是这一扇又一扇为他无情关闭的大门将他最后带到了未来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身边。如果王彦超收留了他,如果董遵诲对他很和善,那么他后来也就不会在流浪的路上遇到前去平叛的郭威,他这辈子很有可能就只是一个最多能混个小官的普通人,可上面的这些如果一个也没有发生。

就在赵匡胤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他在路上遇到了带着大军前去平定李守贞叛乱的郭威。他主动去见了郭威,他说自己是赵弘殷的儿子,还说自己想要跟着郭威当兵,而郭威在确认了他的身份后也就收留了他。与其说赵匡胤这时候是立下了雄心壮志才会想着从军进而建功立业,倒不如说他这时候只是想有口饭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